建立在谎言中的世界
昨晚偶然在电视上看了一部电影,美国人拍的《无限世界》(The Infinite
World of H. G.
Wells)。电影后半部的主要内容是:坏人想方设法从一个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偷窃到一小瓶药水,在可能被制止的刹那间,将这一小瓶药水倒入伦敦市饮用水之源的某水库。这种药水十分了得,它不但能让所有喝了来自那个水库的自来水的人,马上就变得十分诚实,说出心里话;而且还能通过空气传染,没有喝水的人也会变得诚实,说出心里话。
不难预料,整个伦敦立即发生了很多问题。正在跟法国人谈判的英国外交官,喝下杯子里的白水,马上就坦诚相告:他讨厌法国,不喜欢法国人,他母亲也讨厌法国,不喜欢法国人……自然,这场对于英国至关重要的英法谈判,就不欢而散了;街市上的小商贩在顾客还价的时候,立即表现出了不耐烦,恶语相向,局面顿时大乱。事情当然也有另一面:一个平日总板着面孔训斥女秘书的院长,向女秘书倾诉了一直压压抑在心底的爱慕之情;作家说出了埋藏在心里对妻子跟她初恋情人之间关系的怀疑,他的妻子据实以告,他们的关系早已结束,夫妻于是相视一笑,莫逆于心;将药水倒入水库的罪犯,也变成一个诚实的人,到警察局自首了;曾经收留他的作家去监狱探视,他一变从前竭尽恭维吹捧的态度,坦诚相告,认为他的作品写得其实一点也不好,让作家顿感失落,惆怅不已——好在他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及时给了他安慰和鼓励。
不过,那药水的作用也有限,三个小时后,药效就消失了。整个城市复归平静,英法谈判后来重新举行,并且取得了英国人想要的结果。
电影大概意在讽喻世人:这个世界是靠谎言维持着的,人人诚实的世界将是混乱的,危险的,可怕的。
我们不知道人类是从哪一天开始学会撒谎的:是有人无意间扯下一片树叶遮住私处的那一天?是众人合作狩猎,猎物有了剩余的那一天?是第一次因为说实话遭到父母喝斥的那一天?……这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破解的谜。我们所知道的,就只是这样的事实:人类已经习惯了在谎言中生存,已经离不开谎言了。
一切依照谎言建立起来的观念、制度,当然都是经不起诚实的冲击的。一旦人人都变得诚实,这些维系着世界秩序的观念、制度,就会如同纸糊的老虎被戳破,现出它们虚无骗人的本相。
就像那部电影所反映的那样,诚实也并非一无可取,它也有许多的好处,例如罪犯自首、道貌岸然者流露出真性情。
假如人类自古迄今就一直只习惯于人人诚实,从来不会撒谎,人类社会以诚实为核心建立起一切的观念和制度,谎言永远没有藏身之地,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世界吗?
对此我也表示怀疑。我能想象得出来的那样的世界,其景象就只能是人类还不知羞耻的年代,伏羲女娲或者亚当夏娃的年代。那样的世界,没有华衣美食,没有娇妻美妾,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别墅汽车……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去那样的世界定居,生儿育女,终其一生呢?
人类的文明演进,根本就是一条不归路,越往前走,就越依赖谎言,越离不开谎言。
那么,谎言会把人类引向哪里呢?我以为,只能是引向深渊,引向悬崖,引向毁灭。
这样也不错,毁灭了可以重来。就像爱因斯坦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不知道会用什么武器打,第四次世界大战我们知道会用什么武器打的:用石头和木棒。
2007-8-31
已刊于《澳门日报》2007-11-25副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