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川记游之三:塔尔寺

(2006-08-07 19:21:37)
分类: 山水见闻

塔尔寺

 

青藏川记游之三:塔尔寺

 

塔尔寺塔尔寺,乃是先有塔后有寺之意思。塔是银塔,银座镀金,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就建在宗喀巴的诞生地上。寺是大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所看到的塔尔寺,已然是占地六百多亩、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汉藏艺术相结合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香火极旺。塔尔寺,是青海首屈一指的古迹。

到塔尔寺,可以欣赏它的建筑艺术。整个寺院位于两山之间的山谷地带,所有建筑依坡修建,各具形态。其中以八宝如意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观赏价值最大,游人至此,耗费胶卷、占用记忆卡空间也最巨。

到塔尔寺,可以欣赏它的艺术三绝。所谓三绝者,堆绣、壁画、酥油花是也。堆绣者,乃以各色艳丽之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于布幔上之作品也。堆绣有立体感,加以艺人手法高明,故所绣人物花卉无不栩栩如生。据知情人介绍,堆绣为塔尔寺所独创,别处没有。壁画,佛教寺庙到处可见。但是,塔尔寺的壁画自有特点,它属喇嘛教画派,具有明显的印度、西藏风格,内容多密乘教义。构图巧妙,色彩和谐,手法细腻。酥油花堪称绝中之绝。酥油花,顾名思义,乃以酥油塑制而成者。酥油晶莹洁白,松软细腻,可调和各种颜料,塑出各种艺术形态。同时,酥油花又容易让没有见识过的人望文生义,以为全是花卉。其实,塔尔寺的酥油花,除了花卉之外,也有人物,有珍禽异兽,有亭台楼阁,有山水景物,有历史故事,有神话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上,让人们观赏。许多人为了一睹美妙绝伦的酥油花艺术,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塔尔寺。我看见的酥油花,有一壁两面。因为时当盛夏,朝阳一面的酥油花略有融化痕迹;而背阴一面的酥油花,则完好如新。知情人告诉我们,朝阳一面的酥油花均为本寺僧人所作,背阴一面的酥油花则都出自外寺僧人之手。

到塔尔寺,可以听各种神奇传说。关于宗喀巴的诞生,关于宗喀巴为了求得真经的远游不归,关于宗喀巴母亲的思念儿子,关于寺内菩提树的灵异,十万片叶子,十万个佛像……塔尔寺的传说是很多很多的。

当然,如果是信徒,到塔尔寺,可以烧香,可以敬献酥油,可以点一盏酥油灯,可以转动经轮,可以磕头,可以跪拜——大金瓦殿的廊庑下,我就看见有人在那里不停歇、不知疲倦地做着五体投地的跪拜。

我到塔尔寺之前,对那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上文中提到的知识,多数是那位“知情人”告诉我们的。这位知情人乃是本寺的一位小师傅,名字叫赛罗。据赛罗自己说,藏语“赛罗”,就是“明慧”的意思。我当时立刻联想到汪曾祺先生的著名小说《受戒》里的明海小师傅,不知道赛罗是否也有一个想要嫁给他的小英子姑娘。

赛罗是夏活佛指派给我们充当导游的小和尚。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出家却已经有好几年了,对于寺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赛罗的讲解不同于那些绘声绘色、声嘶力竭的当地俗家男女导游,他表情轻松,语调舒缓,如山间微风,轻轻吹拂,娓娓道来。赛罗的讲解也夹杂一些神奇的传说,但是他不作渲染,时而还现出一点羞赧的神情,仿佛是说:对不起,出家人也打了诳语。听着赛罗的讲解,我不禁联想起离京登程之前博客上热烈讨论着的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课的评价分歧。我心目中的学者讲课,偏向于类似赛罗对于塔尔寺的讲解,而不是那些在寺庙门口就开始招揽游客的俗家男女导游的讲解,他们太花哨,太喧闹,离真理稍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