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没有出色女诗人(下)

(2006-06-27 00:14:57)
分类: 有点学问

唐代女性诗人的缺席

丁启阵

 

[接上]…………

 

另外,诗歌的鼎盛时期是唐代,唐代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涌现优秀诗人最多的时代,群星璀璨。但是,在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庞大的诗人群体中,却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影。换言之,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不在唐代。她们在哪里呢?前有汉代之蔡文姬,后有宋代之李清照!

根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蔡琰字文姬,是汉代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她的遭遇却很不幸,经历了两回生离死别,“兴平(公元194195年)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汉代传世的文献中有两首诗,一首是五言的《悲愤诗》,一首是骚体的《胡笳十八拍》,所述情节都与蔡文姬的经历相一致。《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琰所作,历来有争议,至今尚难定论。假如这两首诗或者这两首诗中的一首确实是蔡琰所作,那么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蔡琰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其成就没有一位唐代女诗人勘与媲美。为了方便跟上引李季兰、薛涛、鱼玄机等人的诗歌作直观的对比,这里摘引几句《悲愤诗》,写自匈奴归汉前夕母子离别的一节: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会无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母子生别离的场面,真可以催人泪下!

跟蔡琰的情况有所不同,宋代女子李清照保存下来的作品的知识产权都是没有疑问的。李清照是中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她的成就,即使是跟苏轼、柳永、辛弃疾等一流的男性词家相比,也毫不逊色。诗虽然不是她最经意的文学样式,作品也不多,但是她所达到的艺术水准,却明显高于唐代那几位最出色的女诗人。仅举李清照的《乌江》和《题八咏楼》两首诗为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乌江》)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题八咏楼》)

这胸襟,这气韵,都是李季兰、薛涛、鱼玄机等人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