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诙谐一下 |
男人的家庭地位
昨晚,京城音韵学沙龙后聚餐。一桌十几人,有男有女,当然是男多女少。
觥筹交错之际,有人说起男人在家庭中地位的话题。很快发现,原来如今家庭里的男人几乎个个是屈原,《离骚》(即牢骚也)成为饭桌上的大合唱。
有人说,自从结婚之后,饮酒的自由就几乎没有了。还自问自答打趣说,“我为什么要研究音韵学?因为可以参加音韵学会议。为什么要参加音韵学会议?因为有酒喝。”说完马上警告坐在他身旁的女学生:“你可不许向师母打小报告啊。”
有人说,自己不但在单位无职无权,在家里好不容易有点地位,却也不过排名第二,副家长。一天孩子从学校带回作业,需要家长签字。他主动要给他签,不料,孩子拒绝了:“不要爸爸签,爸爸只是副家长,我要妈妈签。”
有人说,刚结婚那会儿,倒也是勉强可以称副家长。自从有了一个孩子之后,排名就往后移动了一位,而且从此没有翻身的可能。唯一可以跟外人吹嘘的,也就只有一个实职了:总干事——总干家务事。
当有个人说,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还可以,基本上是外交部长兼财政部长时,马上引来一片羡慕、嫉妒声:“你居然还能在家里做到财政部长?人跟人是不一样啊!”“听说你穿的衣服都是你夫人亲手做的?”“在家里,我已经基本上看不到钱了。”……七嘴八舌,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位留着上唇髭须穿旧式衣服的先生等于无比幸福地生活在旧社会。
在座的三位女士,无不神情淡定地听着男人们的《离骚》大合唱。从不插话反对,时而嫣然一笑,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胜利者的宽容与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