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一,前2节是我的课.到上课时间了,教室里还有2名学生没有到.我拿起电话就去拨号,手机就响了.是赵新雨的父亲打来的.告诉我说新雨病了.还有就是姚瑞雷的爸爸也来了通知,说是他的爷爷去世了.请2天假.
我照样站在讲台上,本想讲的新课进行不了了,只好复习吧.爱说的刘博马上说"还有2个同学没有到."我告诉她说"他们请假不来了,一个是有病了,一个是他的爷爷去了."本来学生就少,又少了2个,搭上今天又是周一,他们学习的心情就更差了.我也有些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这时刘博又问道:"姚瑞雷哭吗?"经他一问,我的脑子一闪,就学习这个吧.来个转身学.我说:"谁会写"哭了"我就告诉谁?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我我我..的."然后我又问"谁哭了",同学答的非常的好"姚瑞雷"
.我再接着说"他为什么哭呀?"
"他爷爷死了".我告诉他们说,你们回答的很对.老师能给你们99分.学生们眼睛这时都盯着我,仿佛再问为什么.我朝他们笑了一笑说:"死,有一个词和它的意思一样,这个词就是--"去世".为了表示对已经去了的人敬意,一般不用死,而用去世."学生用拼音写下了:
1.姚瑞雷爷爷去世了,他哭了.-----------刘博
2.姚瑞雷哭了.------------------------卢路
3.姚瑞雷哭了.因为他的爷爷去世了.---孙嘉旺
4.赵新雨生病了.--------------------卢路
5.赵新雨没有来上学.因为她生病了.----刘博
今天的课看得出同学们都觉得很轻松,也比较的感兴趣.
反思:
从本节课上他们不光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一点儿做人的道理.孩子随小,但育人更要从小处着眼.
罕见的开心一笑
(2007-12-04 19:37:41)
今天思佳的奶奶来看她,还给她带了吃的.以前我在博客里说过,思佳是个单亲家庭.她跟了妈妈.今天我目睹了这惊人的一幕.这还要说说思佳平时的表现,她有残余听力,属于较好的,但不知她什么情况,她在校是非常的不喜欢说话.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说的.我很少听见她大声的说话,只是一些简单的话她才声音略大点.今天见到奶奶那劲儿,真是我没有想到的.大声的喊着"奶奶奶奶",扑向她并紧紧的抱住奶奶.眼睛已经浸满泪水.娘俩个抱在一起抽涕起来.我走向前说-好了好了,你们还是好好的谈谈心吧.思佳的奶奶这才把孩子从自己的怀中推出来,边说"不哭,不哭"还在给孩子和自己抹眼泪.为给她们一个较好的交流环境,我和其他同学都悄悄的撤出了教室.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我再次的回到教室,气氛好多了,看样子她们谈的很愉快.奶奶也非常的不想离开,但又耐于不能给我们带来不便,在分离的那一刻,奶奶又说起思佳与其哥哥打架的情形,边说边比划,那一刻,思佳象是想起来她那快乐的往事,发出了一阵非常爽朗的笑声"咯.........."真是好听.与奶奶临别时说的再见声音也是特别的大.
反思:
单亲家庭不能忽视孩子应有的亲情,那是难以割舍的,更是难以忘怀的.
教学风格定位思考
(2007-12-04 22:08:53)
吴非老师说得好。“风格——语文教学的灵魂”,“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一提到“灵魂”二字,我们不难想到“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吧,试想,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风格,等于说语文教学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教学生命,怎么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还谈什么塑造人类的灵魂呢!还是先给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一个初略的思考与定位吧。这样,或许才能有的放失,走出一条“伟大思想”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幸福之路。
那么,我该怎样为自己的风格定位呢?一时还不能作一个全面的回答。暂且凭感觉尝试作一些畅想吧,以后慢慢“修补漏洞”。畅想之前,我得看清自己身上的优点,让他在学生面前彰显出来——我想,最大限度地彰显,便会呈现出自己的风格。我想,自己身上是有一些优点的,如有热情,善于鼓动,能感染学生;有威信,有魄力,可以控制班级和课堂教学的大局;有博爱之心,会成为学生的朋友;有上进心,可以成为学生不断追求的榜样;有创新精神,可以带出与众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越来越爱好读书,具备一个语文教师成功的素养。所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为自己作一个不成熟的定位,暂时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奋斗目标。
首先,做一个有激情的人。有人说,激情是一个人三十岁以前的品质。但作为一个教师,这样要求自己是不行了。如果你准备做一辈子教师,就应该涌现一生的热情。学生都喜欢有激情的教师。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可以把经典的国学精神充盈着整个课堂;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可以文学作品的作者透彻地加以解读;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可以把枯燥的语法知识让学生高度地重视;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他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光环抛给每一个被感动的学生,让他们从心里不由自主地说“我也要做这样令人敬佩的人!”
第二,是做一个幽默的语言大师。幽默,这种品质在许多名师身上都非常鲜明地体现。像浙江西湖名师王曜君(前面在博文里提过),就是一个儒雅而幽默的中年男教师。幽默的的教学语言可以弥补许多的不足,可以把教学的效果上升到一种境界,甚至可以成为教师的魅力指数之首。
第三,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我想,不无道理。而且,思想是列在首位的,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我很赞同吴非老师的观点:没有思想的人不是站立的人(不能“立人”),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吴非《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品质:一是有独立思辨的意识和能力,绝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做教育的“传声筒”。二是要有怀疑精神,有引导学生质疑的能力。学贵在疑,要想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到。
第四,做一个终身学习的反思型教师。学习的主要手段便是读书,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一切都好办。”但苏州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给我很大的鼓舞。当然,学习中还得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写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使自己在反思中积累一线宝贵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另外,网络学习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我们很多人已经尝到了甜头,不必多说。
归结起来,我想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做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教学语言丰富而又幽默的教师。当然,做到这些已经很难,而且即便做到了这些也还远远不够,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恨也。”
语文教师的悲哀
(2007-12-05 22:51:10)
引自
http://blog.sina.com.cn/yangjingfa
在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中,恐怕语文受的责骂最多(诸如误尽苍生是语文之类);在所有的老师中,语文老师受的批评最多(诸如无能、无知之类)。同样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同事,好象只有语文老师不称职(有的“专家”就曾经指出我们现在的语文老师大多数素质低下、误人子弟)。本来是个别老师做的,非得安在大多数语文老师身上,“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事件就是一例。
语文老师活得最卑微。在学校里上至校长,下至一般员工,只要不是文盲,谁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对语文老师的课“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语文老师不得不侧耳倾听,点头哈腰,否则就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英语课堂、数学课堂让他提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他有这能耐?
语文老师活得最累,课要“自己”备。哪门科不自己备课?可是课与课不一样,其他课的内容大多是“现成”的,不用你费多大力气,看一遍教材,扒拉几道习题,足够应付一节课。你看那些优质课比赛,语文以外的科目,内容、过程大同小异。语文就不行了。曾有位专家描述到:“任何听过同一篇‘课文’数位或数十位语文课的人,都会震惊:这些课实际是个体的老师任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东西……”不同语文的老师对同一篇课文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不同的内容设计。为什么?语文老师就那么贱?非要“随意择取”、“任意制造”?不“随意”、不“任意”能行吗?谁给语文老师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语文课程内容,象其他学科那样?语文课备得最累。作文要改。哪一科不改作业?可作业与作业不一样。你看办公室里,其他科的老师嘴里和同事们高谈阔论,手里还不停得挥舞着“朱笔”,批改、聊天两不误。这样作文批改行吗?那里和你谈着哈马斯领导人亚辛被暗杀,这里我批着“真、善、美”,恐怕一会儿朱笔就会“旁逸斜出”。作文不是兴学生自批自改了吗?可有几个学校里的领导有那么开明?“让学生改作业简直是胡闹!偷懒是不!”灯光下,语文老师和不得躬着身子,捋着干枯的头发,兀兀穷年。
语文老师最没用。曾经有作家介绍经验说:“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念中学的时候,几乎没有认真听过几节‘正统’的语文课。”有的考入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给与自己曾一起在高中受苦受难的学弟学妹说:“如果你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告诉你一招,千万别上语文课!千万别听语文老师在讲台上穷罗嗦!”听不听语文课不会关系到能否成为作家,听不听语文课也关系不到能否成为大学生。如果是英语、数理化的课,能会是这种状况吗?
语文老师最没价值。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社会,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市场恐怕是最好的计量器。在红火的家教市场上,艺术老师最火,报酬以每个小时三位数来计;英语、数学、理化等老师最不济,也必须以每小时两位数来计,否则那是无私奉献。这年头还有几人甘心“无私奉献”?而语文老师最臭,臭不可闻,无人问津,连让语文老师“无私奉献”的机会也没有。
悲哀啊,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