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殷一民
殷一民先生,40岁,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发部主任,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手机事业部总经理。现任中兴通讯股份现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不变的战略
通信世界网
中兴通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健康、稳健这些特点,我们不会去轻易改变它,而且我的观点还是要保持的。
企业品牌的建立不是单靠做很多广告,做很多宣传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产品运用,以及大量的服务,让客户全面了解你。
新兴市场是目前我们产品以及我们的服务最容易被接受的,这些国家的运营商与那些资历比我们更老的供应商的合作并不是那么融洽和令人满意,所以我们有机会实现突破。
项立刚:做企业就是做文化。中兴通讯是务实、稳健的文化,你们不但是在中国,还要面向国际。你怎样看待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殷一民:中兴通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在浅层面上就能够改变的,比如健康、稳健这些特点,我们不会去轻易改变它,而且我的观点还是要继续保持。的确,我们面临一个走向国际的问题,我觉得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海外本地化人力资源管理和融合的问题,因为这是在一个国家做市场的一个非常必备条件。
项立刚:目前,外籍员工占到多少?
殷一民:我们海外一共有2000多人,外籍员工超过一半。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入到中兴公司来。在任何一个国家,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务实的态度,不在任何一个国家过分张扬,因为没有必要,企业品牌的建立不是单靠做很多广告,做很多宣传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产品运用,以及大量卓有成效的服务,让客户了解和信赖中兴通讯,所以我们还会继续坚持健康和务实的风格。
项立刚:很多企业的海外市场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会随着发展速度下降已经逐渐降下来了,那么要到海外去,在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增长空间。中兴通讯以后的思路主要在海外发展还是等到一定时机再缩回来?
殷一民:我们把海外市场分成两部分,一是新兴国家市场,也就是传统上的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市场。因为新兴市场是目前我们产品以及我们的服务最容易被接受的,这些国家的运营商与那些资历比我们更老的供应商的合作并不是那么融洽和令人满意,所以我们有机会去实现突破。但是对于发达国家实现突破难度则很大,因为发达国家的网络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完善程度,运营商不可能永远建网络。而且,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和一些国际厂商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所以我们需要在新兴国家市场全面展开市场营销工作。对发达国家的市场则需要更大的耐心,我们希望经过一、二年的努力,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地位会有一个变化。我们在发达国家的着眼点也不是销售现在的产品,而是密切跟踪发达国家运营商的需求,我们针对它的未来需求去准备和研发产品。这样我们在这些发达国家就可以得到一些市场份额。从公司整个结构来看,中国之外的市场在公司的收入比例一定会不断增加。
跳出误区
通信世界网
对手机而言,传统观念认为——“渠道销售是正统的销售模式”,对于这种理解,我觉得是不对的。
运营商集中采购和掌控终端是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采购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个关键点的较量上,中兴通讯要比家电厂家有更多的优势。
系统厂商做手机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全球已经表现这样一个状态,如三星、诺基亚等,真正消费类电子企业做手机的其实还不是特别多。
项立刚: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价格方面的优势,但是目前已经不是价格上的比拼了,那么中兴通讯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殷一民:相比西方的一些设备制造商,我们的成本的确比他们有优势,这个也重要。另外,我们的优势还在于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更好,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定制和个性化产品,坦率的讲,我更加愿意做这些方面的努力。在一些比较艰苦的国家,我们的员工更加能够吃苦耐劳,比如说非洲一些国家生活条件的确非常辛苦,在这样的国家,中兴通讯员工拼搏和奋斗精神会强于西方公司
项立刚:作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十几年前就已经面临某些问题,比如我们的通信网络几年一个周期,这不可能经常更换。另一方面,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基础的东西做得都比较弱,核心芯片、电池、CMOS等都没有,产业链的缺陷使我们要成为一个大的企业比较难。这些问题从你怎样看待,你有没有相对具体的想法?
殷一民:其实这个观念在中国的手机行业里面有一个误区,大家总是觉得渠道销售是正统的销售模式,我觉得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运营商集中采购和掌控终端是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采购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个关键点的较量上,中兴通讯要比家电厂家有更多的优势。我们重视和依赖核心技术能力,在中国那么多的手机生产厂家里面,可能实实在在地投入大量研发人员近千名的手机厂家没有第二个,我们手机的专利数比中国所有的其它手机厂家的总和还多,这是我们一个优点。我们比较薄弱的是,如何把产品工业设计做的更好,工艺做得更加精致,让它更像一个消费品。综合起来,我觉得我们在手机上的优势要比家电厂商要强得多。2002年我们的手机出货量才100部,但是2003年达到了460多万部,2004年我们超过1千万部,而且我们成功实现出口100余万部。
但是我们依然不被认为是一个手机厂家,因为在消费品牌方面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比较弱,还需要时间把它提高。所以我觉得系统厂商做手机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从全球已经表现这样一个状态,如三星、诺基亚等,真正消费电子企业做手机的其实还不是特别多。
3G未来
通信世界网
在3G方面,我们觉得中兴通讯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目前,我们在产品方面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而且我也坚信在中国3个标准都会得到支持。
我们希望用几年的时间,能够把中兴发展起来,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成为世界上比较优秀的企业,这个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
项立刚:面对3G机多,你们已经做好了哪些准备?
殷一民:针对3G,中兴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我们在WCDMA方面已经持续投入了七年,我们的产品基本反映了对中国市场的判断。cdma2000标准,因为目前CDMA2000EV-DO在中国尚未正式商用,所以我们只能建设实验网,目前,在海南已经实现了全部覆盖。同时,并且我们已经在海外成功建设了3张网。TD-SCDMA标准,我们进入相对晚一点,但是目前我们很有信心,TD-SCDMA因为它的商用的情况的确比另外两个体制弱一些,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把商用程度提高到现在的cdma2000和WCDMA的水平,所以在谈准备上,我觉得中兴通讯没有大的障碍,而且TD-SCDMA方面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状态。我们觉得中兴通讯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我们在在产品方面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而且我也坚信在中国3个标准都会得到支持。
项立刚:企业在做很大以后,领导经常都会有一个宏观的想法,你对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走向是怎样的,或者说中兴通讯的中期目标是什么?
殷一民:我们对自己还是有一个远景的,也不是很长,是3年左右的一个想法。的确,我们希望用几年的时间,能够把中兴发展起来,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成为世界上比较优秀的企业,这个我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