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投资 才有向上流动
(2013-08-23 11:03:31)
标签:
新一代发达地区应设规模生产线 |
近年,香港社会的向上流动明显减少;年轻人虽然不难找到工作,但不容易有升职机会,看不到有美好的前程,所以有一定的怨气,觉得社会对他们不如对他们的上一代好,因而怀念旧时代,反对现建制,令社会出现一种不安的情绪。
其实,相对其他发达地区而言,香港的年轻人已算幸运,因为在大部分地方,年轻人的失业率都比成年人高一倍以上,少的也有二十多个巴仙,多的可以超过五十个巴仙。他们连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在街上游荡,聚众搞破坏,以发泄情绪。
香港人的情绪虽比其他发达地区好,但其实我们有条件更好,只是我们断错症,试图用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吧了。
我们的意见领袖,简单地把社会问题用阶级矛盾的方式去解释,把矛头指向社会的富裕阶层,指他们官商勾结,垄断市场,藉着地产霸权,谋取暴利,导致普罗大众没有好日子过,社会上因而弥漫着浓烈的仇商与仇富情绪。这对香港没有好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吓富裕阶层把资金投在香港,没法为香港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
所谓向上流动,说得白一点,就是升职加薪。如果没有升职,工资最多是每年跟着通胀加多一点,不会比其他人多很多,不会觉得自己在向上流动。一定要升职,才能加得比别人多,才会自我感觉良好。
然而,如果公司不发展,没有出现新的高层职位,要靠自己做得比上司更好去取代他,那绝不容易。上一代的人,出社会工作的时候,上司多于战乱中成长,没有正规学历,新一代取而代之的机会还多一些。但今天出社会工作的人,上司的学历已不比自己差,且工作经验丰富,早获老板信任,很难取而代之,要升职谈何容易。
其实,年轻人要升职,关键是社会上是否有人作新的投资。当一间公司扩大分行网络的时候,自然会提升多几个分行经理,当一间厂增设新生产线的时候,自然要聘新的管工。当一个机构扩大规模的时候,自然要配备更多的专业人才,否则,任是大学培养出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他们也只会怀才不遇。
可惜,近年有迹象显示,香港的经济虽然不断在增长,但赚到钱的人却没有同步在香港增加投资,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高级职位,这叫青年人怎样向上流动?
因此,香港应设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而不是阻吓投资。现时社会上有一批人,鼓吹要反对私人发展商参与新界东北发展,又要求收回领汇,收回地铁,甚至收回电力公司,这些都是吓怕投资者的行为。至于在争取劳工权益时,乘机把投资者妖魔化,实是最伤感情的事。投资者即使不撤资,也会减少投资。这样,社会又何来向上流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