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还是手段基础加多增幅 |
政府已接受最低工资委员会的建议,将最低工资由时薪28元加至30元;只要议案获立法会通过,新的最低工资将于2013年5月1日开始落实。关键是认为30元时薪仍属偏低的劳工界议员,会否又用拉布手段,阻碍议案通过,以迫使政府让步。
劳工界议员认为:两年里最低工资由时薪28元加至30元,只加了7.14%,如果以年率计,实际上只有3.5%,连通胀也追不上,对改善基层生活的帮助不大。他们认为起码要加至33元水平才合理。
但雇主方面则认为:时薪33元完全不切实际,企业无法一下子承担这么高的加幅(由28元加至33元,加幅达17.85%),势将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的倒闭,反令失业率增加,对工人没有好处。
而劳工界却认为商界言过其实,当初引入最低工资时,商界不是威吓社会将导致失业率增加吗?但结果并未发生这种情况,失业率不升反跌。
商界认为,之前的失业情况改善是因为香港经济好,人力市场紧张,所以不单可以消化了最低工资的负面影响,还可以有余力把工资推上一个更高的水平。事实上,过去两年有些工种的工资增幅,已超过最低工资的增幅。
商界认为,由市场推动的工资上升,他们愿意接受,因为这是生意好的反映。但最低工资却是一刀切,不管经营环境如何都要一律加某一个水平。因此,在制订最低工资时,应照顾经营环境并不理想的行业的需要,而不是只看有负担能力的行业,否则一定会有企业吃不消。至于那些有条件加薪的行业,市场会有足够的能力,令从业成员的工资升幅多过最低工资的升幅。他们应该不会因最低工资订得低而吃亏。
商界担心,现时香港的排外情绪高涨,会窒碍内地人来港消费,服务行业的增长已开始放缓,一旦再加最低工资,其负面效应就会比上次明显,社会不应掉以轻心。
其实,过去两年工资的加幅绝对不只最低工资所要求的7.14%。首次引入最低工资时,清洁与保安行业的最低工资加幅就接近三成,导致其他行业亦水涨船高。最低工资需每两年才调整一次,但职场的习惯是每年都得调整,所以在2012年初,大部分公司已在既有基础上又加过一次工资。因此,大部分公司今年都没有条件再加7.14%。但打工一族却很容易把最低工资的加幅理解为雇主加薪的起码加幅,导致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很多摩擦。
在这种形势下,雇主要应付最低工资由28元加至30元的加幅影响已不容易;若要加至33元,势将疲于奔命;即使未至于要倒闭,亦难免需要加价,或降低商品与服务质素;市民可能得不偿失。因此,立法会还是接受30元时薪较为恰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