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保何东花园的反思
(2012-12-10 11:17:36)
标签:
保何东事实眼光部分花更 |
政府终于决定顺从保育人士的要求,不拆政府总部西座;但与此同时却宣布不把何东花园(图)列作古迹,亦即是说会任由业主把物业拆卸重建,作地产发展图利。
保育人士对前者当然欢呼赞好,但对后者却未见高调抗议。为何厚此薄彼,小市民有点没法理解。因为在一般人的眼光中,何东花园远比总部西座更似是古迹。
总部西座只是一座长方形的绿色纸皮石外墙的普通写字楼大厦,类似的设计甚多。普通人不一定懂得欣赏。而何东花园则是硕果仅存的山顶区的大型别墅,设计古色古香,中西合璧,别具特色。何东先生在香港广为人知。他是首位获准在山顶建屋的华人。他在香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如果能把何东花园保留下来,那保留下来的将不只是一座建筑物,还有一连串与何东家族有关的故事。小市民参观何东花园的兴趣一定比参观总部西座大。
因此,市民弄不明白,政府是根据甚么不把何东花园列作古迹。现有的机制能否把何东花园收回作保育是一回事,何东花园是否古迹是另一回事。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是事实问题;不能因能力不足就否定事实。政府应继续列何东花园为古迹,只是未有条件收回,不得不放弃。
何东花园属私人财产,私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业主有权拆卸重建。古物咨询委员会有权列它作古迹,却没有权没收私人产业。如果社会有心想把它保育,就得用公帑把它买下来,以抵偿何东后人的损失。
据说,何东后人要价70亿,政府估算只值30亿,双方谈不拢只好作罢。即使只是30亿,市民也未必接受。
现时社会对该花多少钱去保育才值得,仍缺乏共识,理念并不一致。如果花30亿去保留何东花园不值得,那保留政府总部西座难道没有隐性损失吗?如果把西座的土地作公开拍卖,价值可能超过百亿,库房的损失比收购何东花园更大。为甚么社会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保育政府总部西座,而不是何东花园?
社会的资源有限,不能不惜任何代价去保育。如果我们在保育时不考虑经济利益,就可能很快把资源耗尽,将来遇到更值得保育的项目时,反而无能为力。所以社会也不能一遇到保育问题就甚么都要让位。我个人觉得保留政府总部西座的代价太大,应把西座拍卖,把收入的一部分拿来保育何东花园。
此外,政府在收购私人产业作保育时,亦不可能任由业主开天索价;社会应立法订定机制,当政府与业主无法在赔偿问题取得协议时,可交独立的评估机构作仲裁。这样,社会就不用付出冤枉钱,业主亦不会得不到合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