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行「义」 不利法治
(2012-01-17 09:45:54)
标签:
香港宋体内地游客货品法治精神杂谈 |
D&G于尖沙咀的分店,早前因阻途人在店外拍照,引起网民不满,群起而攻之。有报道指,阻止拍照的保安员只许内地人拍照,却不准本地人影相,冒犯了香港人的尊严。
有人在网上号召不满者齐齐去D&G的铺前影相以示抗议;结果有上千人响应,把广东道阻到水泄不通,连邻近的店铺也生意难做。部分示威者不但在D&G的橱窗上写标语,还辱骂途经的内地游客,令本来维护港人自由的活动,演变成狭隘的排斥内地人的活动。这样的发展有损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美誉。
以常理推测,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会订出明显歧视港人的拍照政策。事件很可能只是个别保安人员水平不高所引起。可惜,D&G的公关人员未能及时出来澄清,以至群众情绪失控。
一般而言,零售业的经营者对自己橱窗陈列的商品被人拍摄都会非常敏感,担心被人抄袭,抢走生意。事实上,行家之间确经常己所不欲,勤施于人。不过,行家会识做,一受干预,就会自觉退让,很少会起冲突。
一般店铺只会干预刻意对准他们货品拍照的人,不会干预在马路上拍街景的人。正如我们不想陌生人未得自己同意就拍自己的大特写一样,货品的主人有理由不喜欢自己的货品被拍摄。这并不等同剥夺了别人的拍照自由。
传媒在报道今次事件时,并没有说清楚,究竟D&G是阻止途人拍他们的货品,还是连途人在街上拍照也不允许。相反,有传媒在报道时刻意强调D&G卖的是贵价货,顾客大都是内地人,而被阻拍照的却是香港人。这种报道手法很容易令香港人感到自己被看不起,受到不公平对待,群情很容易汹涌起来。
有报道指,群众在围铺拍照的时候,有人骂内地游客为「蝗虫」,对西方游客则竖起大拇指,这岂不是变了另一种歧视?这种情绪过度偏颇,不值得鼓励。
内地的经济近年才发展起来,难免出了一些暴发户。香港人对他们的行为或许会看不顺眼,但应该以有教养的行为去感染他们,而不是以他们的出身去歧视他们。有这种包容,才能突显香港社会的文明。
香港近年有一股风气,就是凡是「群众」搞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事,一律予以支持。但现实往往是群众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性,一句煽情的说话,就可以令群众上纲上线地去推行「公义」,做出过激的的愚蠢行为,甚至上演悲剧。
香港最可爱的地方是有法治,不用靠人多势众去解决问题,今次只是个别事件,不存在着香港人普遍被欺负的情况。因此,不满的人示威游行一下没有问题,不一定要用围堵的方法,非要对方低头不可。动不动就诉诸群众,并非文明的方法,对建立法治精神没有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