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猪肉零售商竞争失势

(2012-01-11 09:26:47)
标签:

北韩

猪肉

超级市场

零售价

超市

杂谈

猪肉零售商开记者招待会,指控超级市场企图以低价赶绝小零售商,进而垄断市场,市民将来可能要被迫买贵价猪肉,任超级市场鱼肉。

 

猪肉零售商的指控,好像有点道理。市民的确担心市场被大财团控制的超市会垄断市场。然而,市民不想市场被垄断的原因,是不想市场没有竞争,以至市民失去择平而买的机会。可惜,今次猪肉零售商出师虽有名——反垄断,但实际上却是要超市不与他们竞争;变成一旦他们得逞,市民立即要捱贵猪肉;市民对此当然不会认同。

 

单凭超市减价并不足以证明超市想垄断,否则超市岂不是连减价也不可以。这只是阴谋论。

 

现实是猪肉的批发价去年11月已下调,跌幅接近两成。在这种情况下超市调低零售价是很正常的举动。商人在减价仍有钱赚的情况下,当然会尝试以减价去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正正就是市场竞争,市民全靠商人之间这种竞争,才有平猪肉买。猪肉零售商企图以集体力量及舆论压力不许超市减价,才是想操控市场。因此,他们的行为很难得到市民的支持。

 

现时,猪肉的批发价不到十四元一斤,但零售价都要超过四十元,差不多贵了三倍。如果以零售价与批发商向猪农收购生猪的价钱相比,差距可能更大。这种差距,显示整个由生产者至消费者的流程效益并不算高;有办法的商人,只要能够简化这个流程,就可以减低零售价,一样有利可图。

 

超市能够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能有效地管理好整个供应链流程。外国的一些大超市,已发展至自定商品标准,直接向生产商订货,藉此省却了出口商、进口商与批发商的中间利润;所以他们往往可以用较低的零售价去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令一些小商小贩的经营愈来愈缺少空间。

 

在这个角度来看,超市的出现确起了一定的垄断作用。但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新的经营模式无可避免会取代旧有的、效益较低的模式。这是消费者的选择。现在连北韩也有超级市场了,正好说明这是大势所趋。

 

小商小贩的街坊生意,只能在城市发展初期、交通不方便、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才有较多的生存空间。香港的环境已经转变,街边猪肉档无可避免会日渐式微。

 

我虽然对猪肉零售商的处境很同情,但我还是认为,他们应另谋出路,才会有前途。现时虽有一些保育团体倾向支持小商贩,但他们只能保持一小部分当样板;很难全部都保得住。以前卖猪肉的,都得懂得杀猪,而今还保得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