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报重燃报业战幔
(2011-08-08 09:25:05)
标签:
杂谈 |
行内朋友一早通风报讯,告诉我全港两份最大的收费报章——苹果与东方,都有意在短期内另出一份免费报纸;加上那份由经济日报出的晴报,短期内就有3份新的大报会加入免费报的战场。
经济日报的那份晴报刚出版,广告也未见太多,已决定每日发行五十万份。看他们的定位,是想不惜工本也要挑战头条日报。而苹果与东方,更一向都是行内的龙头大哥,一定不会输蚀。可以预期,免费报市场将加入三份大报,他们的总发行量将会比原先的头条、am730与都市加起来还要多。将来的竞争一定十分惨烈。
朋友问我会不会有点担心,准备怎样应付?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对出现这样的局面一点也不觉得出奇。在某种程度来说,这场战争发生得比我预期中要迟,他们已失去更好的时机。
当am730不足两年已开始盈利的时候(大约四年多前),我已感觉到免费报市场还存在额外的空间,有条件容纳多一两个竞争者。有利可图,必有竞争者加入。况且,传统报纸的生存空间正不断萎缩,读者流失,已令广告商移情别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纸将被迫检讨原先的经营策略。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的一代已习惯了信息免费的概念,要他们掏自己的钱包去买报纸,已属非份之想。因此,传统的收费报纸,只会有旧读者流失,很难有新读者加入。以风光一时的苹果日报为例,高峯期每日发行三十六万份,如今已跌至二十七万份,而且根本看不到有扭转颓势的机会。在这种情势下,他们怎能不思变。
我是一个奉行无为而治理念的人,我需要一个高透明度的环境,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实际处境,他们才可以进行自组织,各自走位,各自回应。因此,我一向把公司的财政情况公诸于世,连发通告给员工也省却。照道理,行内应一早知道我们已有盈利。真不明白,为何连新加入者也可以有钱赚的生意,原有的经营者竟毫无反应,要等四年多后,他们才决心加入战团。或许他们以为我是兵不厌诈,讲的都是假话吧!
无论如何,我得感谢他们,六年前放了我一条生路。如果当年东方、苹果、经济都一起来抢免费报的生意,头条日报不可能印几多派几多,成了全港发行量最多的报纸;而小本经营的am730亦不会那么容易就找到立足点,可以逐步培养出一批固定的忠实读者。
现时,我们的阵地已相对巩固,面对实力比我们大的新对手已不至全无招架之力。我们从来没有幻想,我们的生存可以寄望在没有新竞争者来犯的基础上。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且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行内朋友一早通风报讯,告诉我全港两份最大的收费报章——苹果与东方,都有意在短期内另出一份免费报纸;加上那份由经济日报出的晴报,短期内就有3份新的大报会加入免费报的战场。
经济日报的那份晴报刚出版,广告也未见太多,已决定每日发行五十万份。看他们的定位,是想不惜工本也要挑战头条日报。而苹果与东方,更一向都是行内的龙头大哥,一定不会输蚀。可以预期,免费报市场将加入三份大报,他们的总发行量将会比原先的头条、am730与都市加起来还要多。将来的竞争一定十分惨烈。
朋友问我会不会有点担心,准备怎样应付?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对出现这样的局面一点也不觉得出奇。在某种程度来说,这场战争发生得比我预期中要迟,他们已失去更好的时机。
当am730不足两年已开始盈利的时候(大约四年多前),我已感觉到免费报市场还存在额外的空间,有条件容纳多一两个竞争者。有利可图,必有竞争者加入。况且,传统报纸的生存空间正不断萎缩,读者流失,已令广告商移情别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纸将被迫检讨原先的经营策略。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的一代已习惯了信息免费的概念,要他们掏自己的钱包去买报纸,已属非份之想。因此,传统的收费报纸,只会有旧读者流失,很难有新读者加入。以风光一时的苹果日报为例,高峯期每日发行三十六万份,如今已跌至二十七万份,而且根本看不到有扭转颓势的机会。在这种情势下,他们怎能不思变。
我是一个奉行无为而治理念的人,我需要一个高透明度的环境,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实际处境,他们才可以进行自组织,各自走位,各自回应。因此,我一向把公司的财政情况公诸于世,连发通告给员工也省却。照道理,行内应一早知道我们已有盈利。真不明白,为何连新加入者也可以有钱赚的生意,原有的经营者竟毫无反应,要等四年多后,他们才决心加入战团。或许他们以为我是兵不厌诈,讲的都是假话吧!
无论如何,我得感谢他们,六年前放了我一条生路。如果当年东方、苹果、经济都一起来抢免费报的生意,头条日报不可能印几多派几多,成了全港发行量最多的报纸;而小本经营的am730亦不会那么容易就找到立足点,可以逐步培养出一批固定的忠实读者。
现时,我们的阵地已相对巩固,面对实力比我们大的新对手已不至全无招架之力。我们从来没有幻想,我们的生存可以寄望在没有新竞争者来犯的基础上。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且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