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不断接到记者查询,想了解最低工资在地产代理行业的落实情况,尤其是想知道我属下的公司会有甚么具体的安排。
很明显,这些记者都有意替天行道,希望捉拿一些想不计饭钟钱及想休息日不计薪予员工的「无良雇主」。
我告诉他们,中原地产的现有做法是休息日有薪,但食饭时间不计工时。我们一贯都这样做,亦不会因为最低工资的立法,而要员工另签新合约,法律并没有要求我们改变以上的做法。
我提醒记者,最低工资并非为地产代理与其他销售性行业而设的;他们不要捉错用神,把精力用在旨在赚高佣,而不是想拿最低工资的地产代理身上。早前,我才看到记者在煲地产代理如何高收入的新闻,想不到一下子又把他们视作连最低工资也可能收不到的不幸者。
以我长期的观察,地产代理的平均收入,约比文员高一点,但比不上管理阶层与专业人士。只是这一行业的收入不均,做得好的,可以月入数十万,但运气差的时候,可以接连几个月都只能拿底薪。如果以长一点的时段去计算,这一行的收入一定好过最低工资。一个长期收入也跟最低工资差不多的地产代理,是不可能在这个行业呆下去的。因此,我们这一个行业,基本上不用最低工资的立法来照顾。
可惜,最低工资立法后,我们这一行也不得不强求自己去适应新环境。原先,这一行的报酬构思,是以高佣作引诱,以低薪作压逼力。成绩好的,打工也可以发达;成绩差的,若单靠底薪,则连基本生活也不够。但最低工资的出现破坏了这种设计。我真担心,这个行业的生产力,可能因报酬模式被扭曲而下降。可见硬要不同性质的行业都用同一套最低工资,对经济发展不一定有好处。
此外,最低工资还可能令这个行业以后都不请练习生。自从要考到牌才可以做地产代理后,行内一直愿意请一些未有牌的练习生,让他们一边支薪一边考牌。但他们不能做代理的工作,只能做市场调查或派单张,所以没有佣金收入。如果纯计底薪,他们的收入都不及最低工资。从五月一日开始,行业都得为他们加薪。
这对他们应是好事,但如果出到最低工资的水平(月薪近7000元),要请有牌的代理也请得到,今后再没有人肯请这类练习生了。社会上可能从此失去了这个工种,中学毕业生以后可能更难找工作。
再者,为了满足最低工资的要求,行业的经营成本无可避免要提高,实力较差的行家可能被逼迫退出市场。这反会助长大行攻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令垄断的局面更为明显。如果大家都用最低工资来招聘员工,大行一定比细行容易请到人。我们本来无意欺压细行,但法例却造就了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