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会考放榜,友人的孩子成绩欠佳,问我如何是好。
我说,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做父母的应该早已心里有数,到派了成绩表才来考虑前途问题,是否迟了一点。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升上大学,但大学学额有限,必然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被淘汰。
有人认为,政府应该增拨资源,多设大学学位,以让更多的中学生可以升上大学,无需一毕业就要受打击。但据我观察,现在的问题不是出在大学学额不足,而是中学毕业生质素不足,勉强让程度跟不上的中学生也升上大学,既辛苦大学的老师,又浪费学生时间。
据一些在大学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现时有些非一流的大学,要收齐合资格的新生学额也有困难。大学为了避免收生不足,被政府削减拨款,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看来不符合资格的学生入大学。他认为,如果中学教育的质素不提高,再增加大学学额也没有用。
不过,要提升中学教育的质素似乎幷不容易,其他发达国家都有这个问题,相对来说,香港已算做得不错。
事实证明,读完文法中学再升大学这条路幷非人人可走,家长应及早衡量自己的子女是否读书的材料,否则拉牛上树,大家都辛苦。若果决心要让子女升大学,那就得从小就培养好子女用功读书的习惯,花多一些精神时间去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这些都是要肯牺牲作付出的。不然的话,就得接受子女很可能没有机会升上大学的现实。
若然子女的成绩不好,我倾向早点让他们出社会工作,而不是再去读甚么副学士课程。因为透过读副学士升上大学的机会率,比读中学的时候更低。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之所以不断再报读不同的课程,只不过是为了逃避出社会工作罢了。这样花时间去「读书」,不如早点出社会工作,积累多些经验好了。
其实,社会上的工作,并非全部都需要大学生才可以做的。社会上的工种,基本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学校里学习得来的知识为基础的,如律师、医生、工程师之类;另一类是主要靠经验积累的,如技工、推销、体育教练、娱乐表演等。第一类工作有认可的专业资格,工作比较稳定,一开始就有比较高的收入,第二类的工作的好处是门槛比较低,没读过大学也可以入行,但不代表没有前途。随着经验的增长,技术能力就会不断提升,一样可以行行出状元。
我以前有个学生,读书成绩不怎样好,初中毕业就去了学做厨师,由做茶楼,转而做酒店,后来更自己创业,成就不比其他有机会升学的同学差。中学成绩欠佳的同学,无需以为自己再没有前途。社会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替中学生打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