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的田园城市之梦

(2010-01-18 11:58:42)
标签:

成都

田园城市

文化

分类: 深呼吸

做大做强“一极” 引领田园城市
——与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教授谈成都经济圈建设

《成都日报》2010年01月18日第13期《深呼吸》·纵深

   2009年刚刚离去,带着盘点2009年的任务,在201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走进了省委政研室,直奔主题,和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教授进行了交谈。

成都的田园城市之梦

 

  关于“一极一轴一区块”

  《深呼吸》: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四川板块的“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打造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请问,这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什么?

  李后强:这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四川省先行一步,在“一极一轴一区块”上先行启动,做大做强。为做大做强成渝经济区、做大做强西部,将国家把西部作为未来重要增长极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深呼吸》:“一极一轴一区块”包括哪些?成都居于什么地位?

  李后强:“一极”是指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也叫成都经济圈。具体区域空间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全市,以及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简阳市,遂宁市船山区、大英县、射洪县,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夹江县。“一极”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引领西部发展核心的增长极。 “一轴”是指成渝两地通道发展轴,具体区域空间包括:自贡、宜宾、南充全市,以及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叙永县、古蔺县,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乐山市犍为县、井研县、金口河区、马边县、峨边县、沐川县,遂宁市蓬溪县,广安市岳池县。 “一轴”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变“中部塌陷”为经济发展次高地。 “一区块”是指环渝腹地经济区块,具体区域空间包括:达州全市,以及广安市广安区、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泸州市合江县、泸县,资阳市安岳县,内江市隆昌县,遂宁市安居区。 “一区块”未来几年的目标是打造川渝经济合作桥头堡。

  这其中,“一极”是针对成渝经济区“两极双核”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双核”就是指成渝经济区域内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型城市。要把成渝经济区建好就要抓好“双核”。在“双核”中,把四川这一极先做好,成都就要扮演重要角色,承担重要任务。成都要起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关于“成都经济圈”

  《深呼吸》:具体到“一极”,如何完成它承担的使命?

  李后强:从成都开始,把成都经济圈抓好,把圈里十多个地市县(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携手合作,就可以扬成都之长,避成都之短。比如说成都“一枝独秀”,这个判断既是好的评判,也有显而易见的弊病。一枝独秀了,就没竞争了。省里其他地市州无法和你竞争,这在理论上有个“虹吸效应”。好的、优势的都被成都吸引走了,别人就缺少了一些基本条件,差距会越来越大,距离太大,就失去追赶你的条件。而你自己也可能因为竞争压力减少而减缓发展动力,或者因为和别地差别太大而无法正常发挥“辐射效应”,最后成为一种“黑洞效应”。在全省一盘棋上看,这样是不利的,对成都的持续发展也没有好处。

  《深呼吸》:成都应该怎么做?

  李后强:总的思路来说就是要把“虹吸效应”转变成“辐射效应”,以克服“黑洞效应”。我认为,这个成都为中心的“一极”或者叫成都经济圈,不能像以往那样,过分寄希望于成都当“雷锋”,进行“削峰填谷”似的联合。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合作机制。而且,这个合作机制在本质上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起来的。必须体现互惠互利的利益连接。比如税收问题,市场准入问题,社保、医保等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保障问题怎么解决,等等。离开了利益连接,没有互利互惠,什么事都可能一时热闹,没常性。这次成都很注意这个问题,开了个好头,分别邀请周边地市进行充分协商,在协作与互利的前提下达成了一些合作协议。我觉得下一步还要建立几个机制。

  首先是建立一个长久的有效的对话机制。国家与国家需要对话机制,家庭成员需要对话机制,区域政府之间也需要对话机制。对话对于消除隔阂、解决矛盾、推进工作、提高效率、促进新的合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持久有效的对话机制是合作持久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利益共享机制。这是最重要的机制,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理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缺少了这个机制,优化经济区域产业合作与分工,整合资源难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形成气候。只有加快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才能协调处理好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地市县推进经济圈经济合作的积极性。

  第三是成都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将“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好。这是根本。要把成都作为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自己的事情办好了,真正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城乡差距最小、辐射带动最明显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真正做到了这“五最”,推进成渝经济区中四川方面的“一核、一轴、一区块”就有了保证,建设四川全省“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才有基础,成都就有望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活力中心,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区,以成都为核心的这“一极”就能成为引领西部的增长极。

  关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深呼吸》:成都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你怎么看的?成都经济圈和这个战略构想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李后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际上是一种螺旋式高层次的回归和复兴。从古代来看,成都自古就是“田园城市”。只不过那是一种原始的,低层次的。这个方面有许多证据。自然山水、古人诗词咏叹我们且不说,就说成都的开放程度也是很早的。前几年,我到埃及去,看到二十一世埃及法老头上就装饰有产自成都的丝绸。二千八百多年前的装饰品,足以说明成都对外开放是很早的。另外,我们三星堆里的不少出土文物就是埃及那里当年常见的器皿。也说明,很久远的时候,成都就和海外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最近我粗略统计过,成都历史上有36个世界第一。现有的证据也可以肯定地说,成都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城市。现在我们建设的田园城市前面加了“世界”、“现代”的限定语,就说明从层次上不同于以往。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和复兴。

  当然,这样的内涵要求就很高,也很远大。就目前来说,成都经济圈与建设田园城市之间关系是很密切的。概括来说是奠基、是助推、是引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这“一极”打造好了,对于田园城市建设有很好的奠基作用。田园城市不仅包括经济,而且产业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那时候的产业特征就是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产业支撑。这是全世界城市发展必然的趋势。另外,田园城市一定要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这“一极”打造好了,成都对内开放水平就会大大提升,就为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融进世界,进一步包容全球做了一个推进和引领的作用。

  2010年的成都要抓住“天眼效应”

  《深呼吸》:在新战略一旦确定的背景下,新的一年,成都的抓手在哪?

  李后强:下一步,成都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开放,尤其向东南亚、南亚的开放。我上面讲了,成都很早就有开放的历史,是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城市。我最近的研究还提出成都是“西部天眼”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到埃及做学术交流的时候,在埃及神庙和博物馆,看见一些古代埃及人像的头上都有一个穿孔。我立刻联想到了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里头的纵目人其印膛不也有着这样一个穿孔?后来我通过查阅史料才知道,这是天眼,就跟神话故事里二郎神头上的天眼一样。这多出来的一只眼睛能够透视乾坤,是智慧之眼,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当时相关部门正准备把成渝经济区的地位上升成国家战略,我就在想,何不也在西部这张大地图上开一道天眼,能够汇聚能量,具有对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盘活整个西部。因此就想到了这个“西部天眼”。

  其实这个“西部天眼”不仅仅限于成渝,也不局限于古代传说。你从地理位置看,成都平原是中国西部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南亚。地理上中国东西向有“中华对角线”的说法(即从黑龙江漠河到云南腾冲地区为中轴将中国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南北向有神秘的“地球脐带”——北纬三十度的各种猜想。成都平原恰恰处在“中华对角线”和“地球脐带”交汇点上,在中医理论上处于“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要紧位置。打通了成都,从东到西就都通了,整个西部就活了。所以,成都对南亚的开放,十分紧迫,也十分重要。如果说,过去由于成都平原腹地开放不够,那么,西部大开发十年后的今天,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今天,打开天眼的时机已成熟。成都要抓住天赐良机,大幅度扩大对南亚地区的开放程度。打开“西部天眼”,力争有眼就活,一棋活而全盘赢,这就是“天眼效应”。

  所以,成都把今年定位扩大开放年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