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庆阅兵偶遇
2008年刚刚开启,我们一行5人,带着“南方丝绸之路”的考察任务,去重温丝绸之路的跨国大通道。1月20日抵印度时,在首都新德里的国王大道上就碰上了印度国庆大阅兵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可真开了眼界。
那是上午11时许,我们正在印度的凯旋门——印度门拍照,突然一列军人过来临时戒严,就如同拉下一列火车的道口闸门一样,刚才还是车流如注的大道,瞬间便空空如也。这时翻译告诉我们,说马上要进行阅兵彩排了,我们站在旁边看看吧。于是乎,我怀着极其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异国的神圣仪式的到来。

仅过了两分钟,一列摩托车队开了过来,车上穿着迷彩服的全是军人,先是一辆,上面杂技般地骑着三个人,然而是二辆、三辆……呈金字塔型地往后摆开,渐渐地,潮水般的摩托车阵开了过来,一列一列,军用摩托车上依次站着三排人墙,我心里想,这便是他们的“绿色长城”吧,正在我眼花缭乱举着相机“咔嚓”之际,空中拖着长长白烟的飞机列队飞过国王大道上空,在印度门的头顶作花样飞行,然后箭一般地射向远方。


整个过程约摸10多分钟便结束了。我还没回过神来,那些在一旁持枪值勤的军人就放开了“道闸”通行令,于是乎,国王大道又是车流如人流如注,看着眼前的一切,刚才的一幕如在梦境,如果不是在现场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里两分钟前进行过一次阅兵式彩排。
这一切让我叹为观止。


事实上,在新德里的街头,国庆的氛围已经很浓了。由于英国首相布朗要来参加阅兵式,街头的印英两国国旗随处可见,还有一些士兵正忙着在一些重要的路段和建筑,用沙袋临时搭着掩体,以防不测,除些之外,我们没有看到一丝紧张的影子。印度人依然慢悠悠地在街头散步,各种车辆也有条不紊地行进着……一切都与平常无异。


历史告诉我们,虽然印度1947年就宣布了独立,但直到1950年1月26日才废弃殖民地时期的法律,实施自己制订的宪法,这个纪念日标志印度真正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因而此后的每年1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共和日游行和阅兵。
同共和国一样,2009年也恰逢印度第60个共和日。只不过在印度人的文化传统里,“60”显得不像我们那么重要罢了。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虽然印度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但每一年都十分热闹。


看到眼前极富喜剧色彩的画面,我询问了与我们一起的随队翻译,那是一个在德里大学中文系还未毕业的小伙子,他介绍说,在印度,阅兵是每年共和日庆祝的重头看点,人们很是期待的。与其说这样的阅兵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展示平台,在老百姓看来,不如说是一个期待已久的狂欢的娱乐节日,这样,他们可以跟着军人的脚步翩翩起舞。
回来后我查相关资料时方发现,印度式的“娱乐阅兵”几乎已经成为传统,受阅的队伍简直就是在大街上漫步。不但步伐和行列做不到整齐划一,还有士兵离开队伍与警戒线外的民众握手聊天。
阅兵场外的观众席更是像在看一场露天演唱会。阅兵道路两旁的民众扶老携幼、不时交头接耳,全然没有庄严肃穆的气氛。
翻译告诉我,印度国庆阅兵式都是购票进场,依据位置的优劣,几十个卢比不等。




你千万不要以为,印度人向你展示的,仅仅是“娱乐”的一面,而更为重要的,还是他们军事大国实力的一面。据报道,“大地”、“烈火”系列导弹,“通古斯卡”防空系统、“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已连续3年成为阅兵式上的常客。但装备每年都会有更新,这体现了印度迅速膨胀的军力。
2009年,印度国产的“阿琼”主战坦克取代俄制T-90变身为陆军方队的主角,紧跟国际军界潮流的“信息战”小组也闪亮登场,尽管只是几名士兵坐在装甲车上有模有样地摆弄电脑。不过,印度庞大的软件产业,足以支撑“信息战”小组。
印度的国庆阅兵非常开放,简直就是个国际军展:“美洲虎”军用直升机、“米格”战机等应有尽有。称雄印度洋的海军方队只抬出了一艘“潜艇”——印度斥35亿美金向法国购买的“鲫鱼”级柴电潜艇模型。
如果不是行程既定,我真想在这里呆上几天,亲眼一堵阅兵式的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