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怎样引领古蜀人迁徙路线
(2009-09-17 12:18:42)
标签:
大熊猫引领古蜀人迁徙路线文化 |
分类: 图书选载 |
大熊猫怎样引领古蜀人迁徙路线
(《造山运动:造出一个天府之国》一书选载)
就像一粒粒种子,大熊猫引领着古蜀先民迁徙路线。
蚕丛、柏灌、鱼凫乃古蜀国早期三代“王”。《华阳国志•蜀志》载先民艰辛的历程:山地文明的先驱蚕丛羌翻岷山,沿雁门东岸,越玉垒,过九峰,进入四川盆地边沿。平坦肥沃的川西平原点燃了先民们在此耕作生息的渴望。
历史的足迹书写“大熊猫家谱”
早在800-900万年前之中新世晚期,大熊猫便与这片神奇的土地联系在一起。更新世时历经了从小种大熊猫至大熊猫巴氏亚种等演化,庞大的大熊猫、剑齿象、肿骨鹿、中国犀种群: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为当时地球最灿烂的一页。
那时人类还处于猿人阶段(北京猿人生活同一时期),它们与人类一起相生相伴,共存共荣。
历史从800万年前一路走来,上帝打造的这块金盆地——四川,已经具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供生命体繁衍生存,这是否是大熊猫800万年前就早已钦定的神秘家园?
专家考证,大熊猫祖先始熊猫的化石可追溯到中新世晚期,约300万年前更新世早期出现了早期小型大熊猫,现代大熊猫在更新世中期和晚期,广布于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发展到全盛时期,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广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北京周口店、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亦曾一度扩展至东南亚的泰国、云南、缅甸和老挝等地。
沿着历史的足迹一路走来,大熊猫在先人们眼里,由好奇到了解,由了解到研究,人类关于大熊猫三千多年好奇的历史记载,其名称的不断演变可见一斑——
《诗经》称之为貔(pí)貅(xiù)或貅;《尔雅》唤作白狐,其幼子为豰(hù);《礼记》定名为挚兽;《庄子》曰为文罴;陆玑在《毛诗广要》中称为白罴(pí);《辞源》、《尔雅翼》则分雌雄辩之为貅(镆)和干将。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仅能追溯出三千多年来许多关于大熊猫的充满传奇的记载——
司马迁《史记•五帝记》载,远在4000年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黄帝,他利用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助战,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东周楚国皇家猎场“云梦泽”和秦汉皇家猎场“上林苑”中也曾圈养貘(大熊猫)等多种奇兽。
《尚书》是一部古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作为最古老的上古奇书,《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中有“如虎”的记载,说像老虎一样威武,并把古代勇猛作战的勇士比喻为像一样地英勇,以后甚至将作为旗号,以象征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一部记载周代民间歌谣及祭神宴会歌辞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谈及动物名称有100
多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