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大济天下”的实践者致敬

(2009-03-25 15:25:57)
标签:

城乡科学发展

深度述评

教育均衡

文化

分类: 深呼吸

    向“大济天下”的实践者致敬

  (《成都日报》2009年3月25日《深呼吸周刊》第02期第01版)

    有这样一个故事被郊县某镇领导称作“冷笑话”:镇党委为了给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过程中失地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主动联系一家公交公司,争取了20个售票员的岗位。原来以为这个集中居住区的100多名失地妇女可能会争先前往,甚至还想好了竞争岗位的措施。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报名的人还不到20人,更出乎意料的是其中7人上班一天就不去了,一周之后所有人都回来了。究其原因就是两个,一是太辛苦,二是家人反对,嫌售票员丢份。叙述者埋怨村民不知党委政府一片苦心。记者却想到了很多很多……这一切,我们能够怪谁?怪村民“不知好歹”?不,显然不能。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25/13/39581237920333421.jpg

    因为他们的教育程度、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无法和其他人雷同——无论是思维还是习惯,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苦乐观……
  早在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这个教育公平的理想到不久以前竟然还仅仅是梦想。十多年前,希望工程标志性代言人苏明娟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让我们看到无数的孩子对教育的渴求和对现状的绝望,遗憾的是时至不久,她仍然如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叩问我们的心扉。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已经壁垒分明: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富人与穷人……什么时候开始,城乡差距成为教育横亘的难题,让我们步履维艰?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公平的底线竟受到特权与金钱的嘲笑?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学校越来越像欧洲,而农村孩子的学校却越来越像非洲?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笃社稷之根本,涤丹青之浩然的基础大业,教育既是改变国运的根本,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统筹城乡的基础,也是构建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城乡必须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于是一群“大济天下”的实践者开始了——
  成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六年前,推进城乡一体化伊始,就提出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要求,将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按照“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相协调,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相统筹”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按照20年不落后,50年能使用的要求,2004年—2007年的三年时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资14.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410多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89万平方米,受益学生近60万人,超过农村学生总数的85%。农村初中、小学人均校舍面积接近城市水平。
  成都,众多的校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之下,在全域成都视野之内,探索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均衡化的艰苦实践。每年,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施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进城跟岗培训计划;先后培养了1500名农村中小学校级教学骨干,帮助3.5万名农村教师完成专科、本科学历提升。
  立足“成都试验区”,创建“教育示范区”。全域成都、科学发展,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纳入本报“深呼吸”周刊系列述评之首,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我们深知,让全体孩子公平地取得受教育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有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是这些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深知,这一群“大济天下”的实践者为了给每个人一个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已经、正在和继续呕心沥血。我们都期望,未来的孩子不再有那些“冷笑话”。
  请允许我们以未来的名义,向众多的实践者,向他们、她们致敬。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25/15/30131237920183218.jpg
 

    城乡科学发展深度述评•教育均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近几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认清了“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城乡必须协调发展”的重要规律,找到了城乡一体化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成都实际的正确路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进入了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但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构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亟待取得新的突破。所以,认真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制、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推动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当前重要工作。

  基于此,《深呼吸周刊》自本期始,特开辟“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系列深度述评”,试图在“六个一体化”上探寻总结,提炼经验,启迪思维,以利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