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深呼吸

标签:
深呼吸新闻文化 |
分类: 深呼吸 |
《深呼吸周刊》发刊词
让我们一起深呼吸
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而言,最大的欣慰莫过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将信息以及信息背后的信息,告诉目标受众群。
新闻报道只有一天的生命,它每天都和昨天说“再见”,然后义无反顾地为读者去弄只够佐餐一日的“精神食粮”。这是它的局限,更是它们的使命和光荣。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10/17/65031236629106734.jpg
一个记者,当他的思考和实践超过了“只有一天生命”的新闻报道时,报纸便不再可能用“一天的时效”来规定他的写作。于是乎,如同所有行业的竞争态势一样,媒体的竞争已经由浅入深,进入“整合新闻资源”的时代,整合资源能力的较量直接决定一个媒体的话语权影响力。作为一张都市类新型党报,《成都日报》秉承“权威、深度、责任”的办报理念,而新闻评论部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在“深度”上深耕细作,挖出“最权威”和“最核心”的本质来。
之所以唤名《深呼吸周刊》,主要是想以深度报道见长,深度报道是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象征,是其内在品质和自信心的体现,其价值取向则成为衡量这家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标尺。深度报道在新闻学的课堂里叫做解释性报道,我们是想在一些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尽我们所能,找出一些可以解释的元素,深度关注我们眼里和心里的人和事。形象地说,我们提供的经过整理的信息就像变焦镜头,只有景深大,才能看得远。
新闻界流行这样一句流行语:“如果媒体是社会的镜子,我们就是一群擦镜子的人。”我们想要说的是,如果新闻是座教堂,我们理当成为其中虔诚的信徒。“不断逼近真相”则应写在新闻教堂里最醒目的圣经上。
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构成历史的初稿。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个“初稿”写得更全面,更完善,更能引发后人。让我们的后人在读“史”时有一种回味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呈现一杯白开水。
因此,针对日新月异的成都而言,我们将“新闻是空气,我们深呼吸”理解为《深呼吸周刊》的办刊理念基础之上,还写上了这样两句话:“深刻阐释现代成都嬗变路径,深入透视全域成都生动实践”。
处在一个转型的伟大时代,我们愿意通过我们有限的力量,去推动、去发现、去挖掘一幕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新闻事件,以及新闻事件背后让人深思、奋进的本质东西。有时候,那些新闻背后的东西比新闻事实本身更为重要,更为精彩。
我们不仅力图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也关注着新闻当事人的复杂内心,力图挖掘隐匿于事件背后的内幕和意义。
我们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是在于大胆,而是注重以事实为依据。
因此,《深呼吸周刊》所追求的,是让新闻更贴近、思想更深刻、观点更权威、阅读更轻松、设计更精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经意走进一片绿地,就会不自觉地伸伸懒腰,张开双臂,作一次长长的深呼吸……之后,我们会觉得上下通态,舒服至极。《深呼吸周刊》努力带给您的,正是这样的效果。
让我们一起深呼吸吧,因为我们已经度过了新闻的饥渴期,我们不再为“狗咬人”的新闻事实而惊奇;让我们一起深呼吸吧,因为我们正在享受新闻带来的温饱期,我们可以从容地看待那些“人咬狗”所带来的快感;让我们一起深呼吸吧,就像生命中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一样,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一刻也离不开新闻的信息时代。
《大学》里有一句话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一个知识分子他要修身又求道,需要每天不断反省自己,更新自己。所幸我们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面对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新闻事件,就是不仅仅让自己成为一个“知道分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知识的“咀嚼”和“反刍”,提供更为优良的新闻产品。
我们的目光有限,我们当竭尽全力。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10/18/25081236628930343.jpg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10/19/60521236628798437.jpg
http://cdrb.newssc.org/page/621/2009-03-10/20/697712366285198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