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南非(7)

(2009-02-12 17:14:14)
标签:

海豹岛

企鹅岛

标本

文化

分类: 行走世间

海豹岛和企鹅岛已成为标本

 

所谓“海豹岛”,其实就是露出海面的几块巨大礁石,那上面及周边海域长年聚集着很多海豹而已。我们乘坐的游船从海港出发,用了近半小时后到达那里,只见一长溜的大礁石上,密密麻麻地趴着在那里歇息的海豹,礁石周围的海里有更多的海豹在“嬉戏”、游弋。它们“毫无顾及”地在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互相追逐着、上下翻腾着,在海面上掀起层层波浪。有些海豹把身体隐没在水中,仅把尾鳍竖在水面上,有点像没有完全浮出水面而只露着潜望镜的潜水艇。

行走南非(7)

名为海豹岛,拇指大的岛上除了海豹只有一些飞鸟了

 
    岛的岸边有一座山峰,峰甚为奇特,高扬着头,唤名为海豹峰。由于海风的长年侵蚀,山体已经是一片血色,露出些许沧桑。

行走南非(7)

 

行走南非(7)

这里是海豹的世界,它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据介绍,这一带的海豹有近千头,成年雄性海豹最重的可达300公斤,雌性海豹也有100多公斤,它们每天都要吃掉至少5吨多鱼,好在这里海水较深,水温适宜,所以鱼类资源很丰富。我们的游船缓缓地绕着“岛”转了两圈,并在离“岛”不远处停留了一会儿,以便游客们观赏、拍照,然后开始返航。
    海豹岛是在伊丽莎白港的码头搭乘游船的,海豹岛离这码头往返也就40多分钟。

行走南非(7)

 

行走南非(7)

这座头似海豹的山峰就是海豹峰

 

行走南非(7)

有这样一块天然宝地,海豹们已经很满足了,海洋是它们的故乡,岛是它们的嬉戏地

 

港湾的名字很好听很好记,也很有女人气息,其实这个名字可谓恰如其分,港湾三面环山,但山都不是很健硕,除了那个海豹峰外,其余都很平缓矮矮的,女人般妩媚。且港湾里停靠的船只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船只上不时飞来散自停靠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暂歇,动作舒展大方,女人般美丽。
    同世界上所有旅游景点一样,港湾里也摆着长长的旅游特产品,摊主全是黑人,他们静静地等待着顾客前来挑选和购买,也不推荐,甚至连看也不看你一眼,好像在说:“我这儿的货是资格的,不用任何推荐。”

行走南非(7)

黑人兄弟们做生意的表现方式很是有趣,他们靠货物的质量说话

 

我以为黑人做买卖都是这样,而几分钟后的情形完全颠覆了我的判断,一辆游船刚刚靠岸,那支张扬而搞笑的“五人黑人乐队”无不展示其黑人特有的睿智和幽默,四个乐手十分卖力地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另一位瘦瘦的矮矮的,有点唐诘可德式的黑人手持一把伞,头戴高帽子,黑黑的脸涂着白色的颜色,跳着做着各种表情,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的眼球,只要有游客冲着他友好的一笑,他便毫不客气地把帽子摘下来,一边做绅士状一边将帽子递到你的跟前请求施舍,只要有旅客施舍,其他几位乐手便会整齐地夸张地扭动着身子,吹得声音更大,更卖力气了。

行走南非(7)

这样的表演很精彩吧,好象他们永远都不累似的

 

行走南非(7)

 像这样的演唱组合在南非的街头并不鲜见,他们一方面是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卖DV挣钱

 

在他们面前,游客有诸如合影之类的要求,他们一概满足,游客们也乐意将手中的零钞施舍给他们……其乐融融,每一个游船靠岸,“唐诘可德”帽子里的钱都会越发丰满。
    突然间,我看到一头海狮站在岸边,被一位黑人管理着,原来也是用来吸引游客照相而求施舍的。这时,一艘鱼船靠岸,一头头我叫不出名字的鱼从船舱里取出来传递到岸边的车上,那些鱼大约一头5公斤左右,都已经死了,从体型看来显得肥美。
    我知道,这个港湾像海边所有的港湾一样,每天都在经历着如此平凡而精彩的生活故事。只不过每一天到来的匆匆过客不同而已。无论是海豹还是在这里做买卖的黑人,他们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行走南非(7)

这里海边的一切都是美丽的,房屋更是价值不菲

 

严格说来,“企鹅滩”不应该算是一座岛,是海边的一边沙滩而已,因为那里的企鹅特别逗人爱,且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开普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景点,慢慢地就成为岛了。
    离海港区不远处的一片开阔海滩上,一字排开地立着几块几米高的礁石,礁石周围的海滩上有不少企鹅在活动。正是企鹅“趴窝”的季节,烈日炎炎之下,一些母企鹅正卧在它们的蛋上,冒着酷暑忠实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看着它们艰难的样子,游客们纷纷赞美着母爱的伟大。再看其他企鹅,它们那“目中无人”、“款款而行”的憨态着实招人喜欢。

行走南非(7)

 企鹅岛的企鹅显得笨拙而可爱,让人久久难以离开

 

行走南非(7)

你看看,这些精灵是不是太让人怜爱了?


    看到门票检查处的墙上的介绍,我才知道,企鹅的家族也分若干种群,我们看到的企鹅体形都很小,与南极的企鹅个头相去甚远。
    我看过以企鹅为主角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虽然很多年前的事了,但一直记忆犹新,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的父爱母爱,它们的惊人毅力……都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极深的烙印。

行走南非(7)

企鹅们的生存法则很值得人们思索

 

行走南非(7)

它们就这样站着,彼此守望,忠贞如一


    自那以后,我对企鹅的印象越来越好,感情也越来越深。因此有机会亲自一睹芳容,也成为一种渴求。
据导游介绍,1983年时,仅有2对企鹅从南极来到这里,以后逐年增加,如今已有数千只企鹅从南极迁至这里定居。据说虽然那些企鹅个头虽小(估计十分高矮),但叫起来声音极大,以致附近的居民晚上睡不好觉,曾提出抗议……南非政府对其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完善的法律,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游客在这里观赏企鹅,就只能站在距企鹅十几米的栏杆后面,而不能“越雷池一步”。据说曾有位中国游客不听劝阻,偷拿一枚企鹅蛋,准备带回国内,不想被导游举报,结果是护照遭扣,险些被送上法庭,经多方努力才达成庭外和解协议,要回那枚企鹅蛋不说,还要罚款3000兰特,折合400美元才算了事,此事在当地影响极不好。

行走南非(7)

伊丽莎白港湾很美丽,像极了一个女人的胸怀

 

 行走南非(7)

除了暴雨疾扫的日子,阳光在伊丽莎白港永远面不改色地灿烂。天空对这片土地有着某种奇怪偏爱,每一片色彩都饱满明确。把手心伸向阳光,便能获得一份扎实的信心的感染。
    正前方的印度洋海面上可见一方十分规矩的长方体巨石横睡海中,据说这方巨石已经在此沉睡数万年了,迎着明媚的阳光,我们都想下海一试身手。此时除一圈圈海水嬉戏岸边的沙粒,幻起一片银白色的泡沫外,四周显得无比寂静。海是最难以捉摸不定的,住在海边的导游说,等到起风的日子除外,暴烈而持久的狂风会让你明白,什么是居住在印度洋边上的滋味。

行走南非(7)

没有人能想到,遥遥相对的那块大石头已经上亿年了

 

行走南非(7)

山与海,船与码头就这样相互守望,形成世间最美的一切


为时已是1月之末,我们这儿的初春,南非却是炎炎仲夏。白天在街上能看到穿吊带衫的姑娘和短袖T恤的小伙子。即使是在这个季节里,黑人男子也尤其爱戴毛线帽,尽管中午的气温相当地高。拖鞋是不分季节总会被人穿着大摇大摆在户外走的。照样有人在海里冲浪。但太阳一落谁都不敢怠慢,厚毛衣还是非常要紧。
    非洲无疑是动物的天堂,海里动物亦应如此。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像海豹岛和企鹅岛这样零星的所在。在我看来,那些勉强能称为岛的动物们,都已经够得上标本的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