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非(7)

标签:
海豹岛企鹅岛标本文化 |
分类: 行走世间 |
海豹岛和企鹅岛已成为标本
所谓“海豹岛”,其实就是露出海面的几块巨大礁石,那上面及周边海域长年聚集着很多海豹而已。我们乘坐的游船从海港出发,用了近半小时后到达那里,只见一长溜的大礁石上,密密麻麻地趴着在那里歇息的海豹,礁石周围的海里有更多的海豹在“嬉戏”、游弋。它们“毫无顾及”地在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互相追逐着、上下翻腾着,在海面上掀起层层波浪。有些海豹把身体隐没在水中,仅把尾鳍竖在水面上,有点像没有完全浮出水面而只露着潜望镜的潜水艇。
名为海豹岛,拇指大的岛上除了海豹只有一些飞鸟了
这里是海豹的世界,它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这座头似海豹的山峰就是海豹峰
有这样一块天然宝地,海豹们已经很满足了,海洋是它们的故乡,岛是它们的嬉戏地
港湾的名字很好听很好记,也很有女人气息,其实这个名字可谓恰如其分,港湾三面环山,但山都不是很健硕,除了那个海豹峰外,其余都很平缓矮矮的,女人般妩媚。且港湾里停靠的船只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船只上不时飞来散自停靠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暂歇,动作舒展大方,女人般美丽。
黑人兄弟们做生意的表现方式很是有趣,他们靠货物的质量说话
我以为黑人做买卖都是这样,而几分钟后的情形完全颠覆了我的判断,一辆游船刚刚靠岸,那支张扬而搞笑的“五人黑人乐队”无不展示其黑人特有的睿智和幽默,四个乐手十分卖力地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另一位瘦瘦的矮矮的,有点唐诘可德式的黑人手持一把伞,头戴高帽子,黑黑的脸涂着白色的颜色,跳着做着各种表情,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的眼球,只要有游客冲着他友好的一笑,他便毫不客气地把帽子摘下来,一边做绅士状一边将帽子递到你的跟前请求施舍,只要有旅客施舍,其他几位乐手便会整齐地夸张地扭动着身子,吹得声音更大,更卖力气了。
这样的表演很精彩吧,好象他们永远都不累似的
在他们面前,游客有诸如合影之类的要求,他们一概满足,游客们也乐意将手中的零钞施舍给他们……其乐融融,每一个游船靠岸,“唐诘可德”帽子里的钱都会越发丰满。
这里海边的一切都是美丽的,房屋更是价值不菲
严格说来,“企鹅滩”不应该算是一座岛,是海边的一边沙滩而已,因为那里的企鹅特别逗人爱,且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开普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景点,慢慢地就成为岛了。
你看看,这些精灵是不是太让人怜爱了?
企鹅们的生存法则很值得人们思索
它们就这样站着,彼此守望,忠贞如一
据导游介绍,1983年时,仅有2对企鹅从南极来到这里,以后逐年增加,如今已有数千只企鹅从南极迁至这里定居。据说虽然那些企鹅个头虽小(估计十分高矮),但叫起来声音极大,以致附近的居民晚上睡不好觉,曾提出抗议……南非政府对其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完善的法律,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游客在这里观赏企鹅,就只能站在距企鹅十几米的栏杆后面,而不能“越雷池一步”。据说曾有位中国游客不听劝阻,偷拿一枚企鹅蛋,准备带回国内,不想被导游举报,结果是护照遭扣,险些被送上法庭,经多方努力才达成庭外和解协议,要回那枚企鹅蛋不说,还要罚款3000兰特,折合400美元才算了事,此事在当地影响极不好。
伊丽莎白港湾很美丽,像极了一个女人的胸怀
除了暴雨疾扫的日子,阳光在伊丽莎白港永远面不改色地灿烂。天空对这片土地有着某种奇怪偏爱,每一片色彩都饱满明确。把手心伸向阳光,便能获得一份扎实的信心的感染。
没有人能想到,遥遥相对的那块大石头已经上亿年了
山与海,船与码头就这样相互守望,形成世间最美的一切
为时已是1月之末,我们这儿的初春,南非却是炎炎仲夏。白天在街上能看到穿吊带衫的姑娘和短袖T恤的小伙子。即使是在这个季节里,黑人男子也尤其爱戴毛线帽,尽管中午的气温相当地高。拖鞋是不分季节总会被人穿着大摇大摆在户外走的。照样有人在海里冲浪。但太阳一落谁都不敢怠慢,厚毛衣还是非常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