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探店日记 |
昨天临时被沈老师"提溜"了去探店,就在上班附近的"大红杏".
一进门感觉就不怎么好,领位小姐木呆呆的,一问三不知,工作也不主动,一下子搞坏了我的心情.这一点在节目里也受到了沈老师的直接批评.
一楼装修的很一般,没什么特色.上到二楼,有点意思了,楼梯间的墙面用了点现代手法,水泥拉丝处理,粗糙但个性.木质楼梯面处理的很好,厚实,漆面做的很亮.包房有点小,10人台显的很挤,墙上挂了一小幅抽象画作,但灯不够亮,同时灯具选的很俗气,总之没什么格调.局部出彩但缺乏整体构思.这点也体现在了他们的菜肴上.
菜上的很多,选出印象深刻的几道介绍一下:
一进门感觉就不怎么好,领位小姐木呆呆的,一问三不知,工作也不主动,一下子搞坏了我的心情.这一点在节目里也受到了沈老师的直接批评.
一楼装修的很一般,没什么特色.上到二楼,有点意思了,楼梯间的墙面用了点现代手法,水泥拉丝处理,粗糙但个性.木质楼梯面处理的很好,厚实,漆面做的很亮.包房有点小,10人台显的很挤,墙上挂了一小幅抽象画作,但灯不够亮,同时灯具选的很俗气,总之没什么格调.局部出彩但缺乏整体构思.这点也体现在了他们的菜肴上.
菜上的很多,选出印象深刻的几道介绍一下:
我最喜欢的一道菜:农家蒸头盆.充满了乡土气息的一道菜.选用的是肘子肉,先煮,挂糊炸了切片,与浅炸过的土豆角一起放盆里,浇少许高汤,入锅蒸至软烂.出锅调味,点一点醋,即可.这是我猜想的,结果厨师长验证了我的说法.
另一道不辣的菜:过桥鱼片.过桥这种烹调手法被发扬光大了,我吃过过桥鲍片,很鲜,昨天用的是活桂鱼,也不错.高汤虽然吊的不够浓厚,反倒突出了鱼的清鲜.竹荪很脆,组合的不错.堂烹的手法也吸引人.
凉菜:陈醋花生,很有新意.冰水浸泡新花生,去皮,保持了爽脆的口感.调味汁加了木姜子油,味道很新鲜.
另一道不辣的菜:过桥鱼片.过桥这种烹调手法被发扬光大了,我吃过过桥鲍片,很鲜,昨天用的是活桂鱼,也不错.高汤虽然吊的不够浓厚,反倒突出了鱼的清鲜.竹荪很脆,组合的不错.堂烹的手法也吸引人.
凉菜:陈醋花生,很有新意.冰水浸泡新花生,去皮,保持了爽脆的口感.调味汁加了木姜子油,味道很新鲜.
一道腰片(忘了名字),摆盘很漂亮,腰片处理火候很好,没有异味.但调味汁采用的老庄蚝油,味道单一.我们当时就建议,增加2款调味汁,红油和麻油,改成腰片三吃,口味会更丰富.

总的来说,这里的菜没有鲜明的特色,唯一可取的是口味比较丰富,价位适中,但对于挑剔的食客明显不适合.建议东西南北一家亲的聚会可以选择此地.

总的来说,这里的菜没有鲜明的特色,唯一可取的是口味比较丰富,价位适中,但对于挑剔的食客明显不适合.建议东西南北一家亲的聚会可以选择此地.
前一篇:橄榄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