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队伍正在“官僚化”、“政客化”
(2009-04-23 06:43:29)
标签:
专家官僚大师豫剧艺术文化 |
分类: 世象杂感 |
“唱戏”与“作官”
——“艺术人生”里的人生感叹
今晚央视,朱军“艺术人生”很让人感动。嘉宾请的是豫剧“马派”开山老祖马金凤。老太太已经87周岁了,还在到各地演出不止呢。
一辈子演了多少场了?自个儿也数不清了,大概其地估估,2万多场吧。
——这才叫“专家”、“艺术家”、“大师”啊!
您听听老太太说得多好哇:“现在咋打算?咱这辈子就算完了?不能动哩?还能演哩。就打算再排个新戏哩。”
去年,她得了一场重病住了院,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得了。可是哩,“就是戏词儿没忘记,从头到尾,一个字儿也没忘。”
年轻时,她是个演员。最辉煌时,当过洛阳市豫剧团团长。
我要说点什么呢?就是这!
现在,有几个“干部”是这样的“专家”呢?微乎其微。
“干部”多成了“官员”。别听他们的“学历”、“职称”——个个全是“硕士”、“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导”的;可靠他那个“局长”、“处长”、“院长”、“所长”“什么长”的官职而“运作”来的居多!——实在而论,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冒牌儿”。
他们毕全力孜孜以求,钻营图谋的是“当官”,并非是由于专业突出而成为那个“专业的领导人”。当医生的,不怎么会治病;管科研的,不怎么搞研究;大学教书的,不怎么上讲台;唱歌的吧,不怎么演出;作家吧;不怎么写东西……唉,诸如此类,司空见惯。
干部队伍“官员化”、“官僚化”、“政客化”、“套话化”、“空话化”、“废话化” ……就是不干“专业化”。
“华威先生”(看看张天翼的小说即可对号)满天飞,误国误民哪!——突然,跳出了个“中央气象台长”的话:“今年北方大部地区旱情严重!”——吓人不吓人!?“春雨贵如油”,这是小孩子皆晓的谚语哇,怎么刚开春就敢断言全年大旱呢?胆子不小啊!结果呢?才过了几天,“言犹在耳”,“言犹在耳”呢,这华北地区就“谷雨”连连了。呵呵,“旱象解除了”?唉!——我猜,又是一个那样的“台长专家”吧?要不怎么会这样“不专业”地讲话呢?
“专业干部”不“专业化”。——怎么搞成这样的呢?原因何在?
——您不相信?那好,您统计一下,就拿已经退休的说事儿吧,全国曾经当过“剧团团(院)长”者,有几个像马老太太那样一辈子唱了2万多场,而后仍“退而不休”,始终“唱念做打”不止呢?不多吧?这就是喽!
——当然了,人寿不同,病患、故去者不算在内。
三家村弟子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