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语文改革理念规律教育 |
分类: 语文对话录 |
卷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梦江南》
【语文教育理念辨】
问:这次新课标里专辟一节对“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一详备的论述,先生所说“语文教育理念”指的是什么意思?它与新课标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否相同?您可以作一明确解释吗?
答:新课标提到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谈的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如何设置及实施的依据、原则。
它一共讲了四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
这四个理念告诉我们,这次语文课程的改革强调四个基本的原则、方向:
第一、它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是它追求的主要目标。
第二、它强调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实施语文教育,它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的熏陶感染特性、语文的实践性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来进行。
第三、它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它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强调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进步。
这四个“课程基本的理念”和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有很多新的突破。但是,它和我所说的“语文教育理念”不是一个意思。我下面要讲的“语文教育理念”,指的是对于语文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亦即关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教师教授语文的过程,这两个方面规律性的看法。如果和新课标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对照而言,其实它相当于其中的第二项,语文教育的特点。
多年来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一些严重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存在一些重大的误区。语文教学大纲是代表国家对语文教学实施过程拟制的强制性规定。这些规定是否正确,肯定严重影响到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往的教学大纲由于受到编写者对语文教育过程认识水平的局限,存在着一些与儿童学习语文实际过程不相符的东西,也就是我说的“语文教育理念的误区”。这些误区不纠正,语文教育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了三个语文教育特点。然而,我觉得还很不够。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