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对话录第二十四:语文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2008-01-26 21:07:21)
标签:

语文

教育

教学

课程

讨论

争鸣

分类: 语文对话录

⒈语文与自然科学及历史、地理常识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里包括不包括这些常识内容?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把这些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的常识是否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目前看来,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小学学段。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的“教材编选要要点”曾指出“一、二、三学年没有专设的常识科,语文课本的选材可适当地照顾到史地自然等常识,以扩充儿童的眼界,增加儿童的语汇。但另一方面仍须以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常识的内容。”[1]

1954年《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关于小学语文科的四项“任务”中的第(三)也指明是:“在初级小学阶段还要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教给儿童关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的初步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爱好”。[2]

1955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稿)》关于科学知识的问题也论述得很清楚:“阅读课本的课文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谚语、歌谣、诗、小说、剧本和文艺性散文。科学知识的文章主要是按照小学自然、地理、历史三科教学大纲的规定编选的以这三科的知识为内容的文章。到了高小阶段,自然、地理、历史都单独设科,阅读课本就以文学作品为主。”[3]

“教学科学知识的文章,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这篇课文传授哪些知识,必须考虑怎样把这些知识跟儿童已经学过的和以后要学的东西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他们的知识系统。在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必须把儿童引入阅读这一课所要触及的那些知识的范围里。整个教学过程应当以直观为基础。例如关于自然的教材,有的需要远足、参观配合,有的需要跟生物角工作、实验园地工作配合,有的需要长时期的观察作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要在适当的时机让儿童进行观察或实验,要看教材的性质分别运用或演示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这一切都是要使儿童在直观基础上理解教材,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知识。同时在直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的思维,要依据可接受性原则,在儿童能理解的范围内,善于把儿童生活经验中的材料和教材结合起来,善于使儿童把直观所得加以概括,使儿童的认识从感性的渐进于理性的。”[4]

“科学知识的文章,有的用文艺的手法来写,有的简直就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教学这样的文章应该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目的来判断。看它的目的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儿童呢,还是用艺术的形象来感染儿童。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还得教师掌握教学目的来灵活采用。”[5]

这三个文件规定得都很明确、科学。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理解它的特性,付诸实施。

但是,到了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有关社会科学常识和科学常识的规定却模糊起来。

它在涉及到科学知识的地方这样写的:“课文应该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内容应该广泛,要包括文学作品,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的文章,表达方式应该多样,要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面,还要包括便条,书信,报告,记录等应用文,必须做到题材,体裁,风格各方面的丰富多彩。”[6]

“课文涉及到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要具有科学的真实性,还要注意同相关的科目相互配合。”[7]

“课文里讲到的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清楚。讲解要具有科学的准确性。不要离开课文讲得过多,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教学。”[8]

这个文件没有讲清究竟是哪个年级应该包括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也没有说明安排这些常识性文章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呢,还是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语言表达方法?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教师在教学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课文的时候,难以正确把握:究竟是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呢,还是注重语言表达的学习?从此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包括这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新课标都没有对它作出明确的说明。这是直接影响到语文课程实施环节的一个重要问题,含混不清是绝对不行的。它是影响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事先作出明确的“规定性”。当然,具体这个年段应该定在哪个年段,这需要课程标准编制者认真加以研究。以前的规定不一定完全合理。




[1]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月版,65页。

[2] :同上书,第73页。

[3] :同上书,第85页。

[4]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月版,86页。

[5] :同上书,第86页,第87页。

[6] :同上书,第154页。

[7]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月版,第155页。

[8] :同上书,第157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