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新闻行贿法律改革历史新旧交替 |
分类: 世象杂感 |
钱昊平,我为你喝彩!
——新京报赵东辉行贿案报道评
新京报10日,记者钱昊平对远东医疗器械公司行贿案的报道,十分精彩,值得向公众推荐。
好在何处?
其一、它不仅仅说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更可贵处,是抓住了当前此类受贿、行贿案的特点,廓清了人们法律上的“盲点”。
公司副总赵东辉之所以犯罪,是认为“自己只是个打工者,都是在老板的指使下行使的。”当时,他不觉得自己是犯罪,有罪的只是老板。
恐怕社会上,许许多多的打工者都有这样的法律误区。记者指出了这个认识错误,赵东辉因此被判了徒刑。——读此报道,可为众多的打工者提起警戒,了解国家法律有关条款,它会大大减少社会上的同类犯罪率啊!
其二、它道出了如今社会普遍的世象,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赵东辉很坦然,他觉得这不是犯罪,因为现在都这么做”。
实际也是如此。你看,赵东辉在配合调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下属**(原文隐讳处,干什么隐去呢?)医院副院长受贿案时,供出另向10家医院17名领导、负责人,行贿170余万的内情。
仅仅是一个医药公司啊!
赵东辉的公司,回扣行贿有明确的比例规定,产品价格的5-10%。——记者指出,“这也几乎成为了医疗销售行业中的定规。”
注意,“定规”两字!即普遍实行之谓也!
这种“普遍实行”会导致什么社会性后果呢?
首先是,相当大多数的具有某种职权的“负责人”(不一定是干部),普遍把受贿视为正常。然后,肯定其中的一部分人,会爬上去,当了职权更大一些的主管、领导(比如,小股长、小科长);他们继续把受贿视为正常,并逐渐扩大受贿金额和领域。接着呢,其中的一部分“佼佼者”,爬得更高,当了更大的官(比如,处长、局长),可以想象,他的受贿本领更大,水平更高;(可能会结成一定的团伙)。再往后呢,很自然,其中一部分终于爬到市级、省级、部级以上的位置上了。比如,前泰山市委书记那样的大官(他曾说:到了我们这个级别,还有谁能监督?),他们就变得盘根错节、呼风唤雨,敢于恣意胡为、无法无天,甚至,图谋不轨、窃国篡权,以天下为私宅,以国库为家藏,想做共和国的万岁、至尊。
讲了这么些“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要起到什么作用?
老夫虽已老矣,然确乎不愿眼看未来走上如此之路。 人们常说的70后已经变成社会中坚,80后正在长成社会骨干,90后都已经开始接班、步入成人社会。新旧交替在所难免哪!
以往的革命,曾经让多少志士仁人流血牺牲,前面的五十多年,又曾经让多少人做了社会改革的殉难者啊——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怎么能让它再轻易丧失呢?!
盼望有志、有识、有权者,深思之,慎行之,有益者纳而改之也!
三家村弟子
2007年9月1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