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2025-09-30 07:17:37)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康百万系列 |
康百万
侯发山
这天,康百万走出庄院来到神都山下。已近中秋,晴空一碧万顷。有微风轻抚,夹杂着成熟玉米的馨香,令人神爽。黄河北岸是一望无垠的玉米田,在风的吹拂下,形成一种缓而长的波纹,好像是一条绿色的河流。黄河上有数艘船只在顺风而下或是逆流而上,由于此处是黄河和洛河交汇的地方,虽然地势舒缓,但河水形成一个大大的旋涡,倒使往来船只行走迟缓。俗话说船工不行哑巴船。从近处的船上传来船工们抑扬顿挫的黄河号子:
远观南山一庙堂,
姑嫂二人去降香。
嫂嫂降香求儿女,
小姑降香求商郎。
再过三天不降香,
夹起包袱走他娘……
河里的船不足十艘,有四五艘都飘着带有“康”字的大旗。康家的“太平船”正停靠在码头补充给养。和其他船只相比,“太平船”显得格外高大,格外壮观。船上“下山东一本万利,回河南大发财源”的红漆对联耀人眼目,清晰可见。康百万脸上浮出笑,禁不住跟着船工的号子哼唱起来。
这时候,儿子康小勇屁颠屁颠地来了,一边走一边气喘吁吁地叫道,爹,爹!
康百万看到小勇身后还跟着个小伙计,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该成家的人了还这么莽撞?有什么事?
原来是“昌又盛”商号的船只“大太顺”破损渗水了,一时间修复不了,他们想把船上的棉花和布匹贱卖给康家。
康小勇兴奋地说,爹,这真是天助我也,我们眼下声称不要他们的货物,再磨蹭一个时辰,只怕他们要白送给我们……船上的货物有十万斤,这样一来,怕是“昌又盛”要元气大伤了。
“昌又盛”是山东的一个大商号,除了“大太顺”,另外还有一只大船“白龙马”,两只船犹如“昌又盛”的左膀右臂,如果损坏一只就可想而知了。
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恶神已随之。康百万瞪了小勇一眼,说给我闭嘴,赶快找人给他们修船,如果实在不行,就让他们把船靠在岸边,货物转移到我们的船上,替人家跑了这一趟。救人救到底,摆渡到岸边。
康小勇吃惊地看着父亲,似乎不相信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康百万厉声说道,看什么看?我是你爹!快去!
在康家,康百万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的。小勇悻悻而去。
康小勇找来了自家船厂的数名技工,不但把“大太顺”给修好了,依照父亲的吩咐,还派人护送了他们一程。
康百万知道小勇的心结还没有打开,事后,他把小勇叫到跟前,说古话讲,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霖,醉后添杯不如无。那天你为什么口出狂言,准备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呢?
康小勇迟疑了一下,说,爹,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康百万打断小勇的话,说,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小勇,你给背一下康家的家训。
这个不难,康小勇自小就背得非常熟练。他不假思索,张嘴就来: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
康百万说,孩子,你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康小勇赧然一笑,没有说话。
康百万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老话讲,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子孙。忠厚留有余,说白了,就是说啥事都不能做绝啊!如果没有了国家,我们的生意能顺利做下去吗?如果没有了老百姓,我们的生意做给谁去?如果没有其他商号的小船,怎么突显我们能装10万石(注:石为旧时计量单位,一石3百斤)货物的“太平船”?从另一方面说,做生意其实和山上的动物是一样的,适当有一些天敌会更有助于活下去。我们不能让对手消失,他们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啊!
康小勇想不起反驳父亲的话来,心说姜还是老的辣,醋还是陈的酸啊。
(原载《中国最好小小说》,入选《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与中考新考法2026版》)
阅读理解:
1.阅读文章,梳理事件和人物态度,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写了什么·情节梳理】
事件 |
康小勇的态度 |
|
想乘人之危 |
康百万要求康小勇帮对方修船,修不好就转移货物替他们跑一趟 |
|
康百万讲述康家历代掌门人被称为“康百万”的缘由,并解释家训 |
|
|
|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怎么写的·句子赏析】
康百万狠狠瞪了康小勇一眼,说给我闭嘴,赶快找人帮他们修船。
3.作者设计“康小勇”这个形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为什么写·次要人物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康百万”有什么作用。(3分)【为什么写·标题作用】
5.文章结尾写康小勇“对老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想象一下,此时康小勇心里会想些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描述他的心理活动,100字左右。(4分)
6.在现代社会,康家家训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3分)“昌又盛”商号的船只“大太顺”破损渗水,想把货物贱卖给康家;吃惊且不理解;豁然开朗,对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每空1分)
2.(3分)“狠狠瞪了康小勇一眼”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康百万对康小勇想乘人之危这种想法的不满和愤怒,突出了康百万正直、坚守家训的人物形象。(点明描写方法1分,分析2分)
3.(3分)通过写康小勇向康百万汇报“昌又盛”商号船只破损渗水,想把货物贱卖给康家这一情况,引发了康百万和康小勇之间关于如何处理此事的对话和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衬托出康百万乐善好施、为人谦逊、目光长远等优秀品质。康小勇从认知错误到理解家训的转变,体现了康家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深化了文章关于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正确看待商业竞争和社会责任等主题。(每点1分)
4.(3分)内容上,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康百万,通过康百万的言行--用家训教导儿子做事要留有余地,深化文章主题。结构上,“康百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康百万对“昌又盛”商号船只破损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以及他对儿子康小勇的教导展开故事情节。表达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康百万”这一称呼会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想知道康百万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康百万”,康家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等。(每点1分)
5.(4分)示例:爹真是太有远见了!我之前只想着占便宜,差点就犯了大错。听了爹的话,我才明白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以后我一定好好遵循家训,像爹一样,把生意做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绝不再目光短浅,不能辜负爹的期望。(采用第一人称2分,语句通顺2分)
6.(3分)示例一: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比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要得理不饶人,给对方留些面子和改正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人际关系。示例二:教导我们要有感恩和回报之心。就像康家“对上荣而思报”一样,我们在生活中接受了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关爱,也要懂得感恩,积极回馈社会,比如参加志愿活动等示例三:康家“对下富而思济",我们在自己有能力时,也要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如给山区儿童捐赠书籍、衣物等。(启示1分,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