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望》发《中国煤炭报》

(2025-06-23 18:59:21)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社会小小说

推开门的那一刻,张奶奶发现天空扬起了雪花,扯天连地,洋洋洒洒,那雪,白的耀眼,舞的恣意。她想了想,还是揣进怀里两个热包子出了门。包子是猪肉粉条馅的,是石头最爱吃的。

路上少有行人和车辆。雪下得张狂,路上已经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算不上湿滑,张奶奶走起来,脚步生风,一点也不胆怯。家属区距离矿区三四里路。这条路,张奶奶丈量了无数遍,即便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哪里有个坑洼,她都一清二楚。如果要算趟数的话,应该从男人上班那天算起。每次男人下井,她都要去矿井口迎接。白天上班,她白天等;夜里下矿,她夜里等,风雨无阻,即便怀上儿子的时候,也没有耽搁她的脚步。等候的那段时间,她心里一直扑通个不停,像是要有不祥的事情发生。等到男人白牙黑脸地出来,她的心才趋于平静,担忧变成了喜和乐。起初,男人不让她去矿口等,说矿工们粗野,没个正形。她说,他们再眼馋,还不是到了你嘴里?男人嘿嘿笑着,心里的酸味变成甜味,不予反驳,也不再反对她去矿上接。男人知道,她是担心他有个三长两短。常言说,下煤窑的,都是埋了却没死的。说不定哪天下去就上不来了。怕啥来啥。那天男人下井,不幸发生了瓦斯爆炸,再也没有出来,连个囫囵尸首都没找到。那一天,若不是让人给拦着,她非往井里跳不可……当时,儿子刚好初中毕业,顺理成章成了矿工,下井当了煤黑子。那时候,撅屁股挖煤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若不是男人出事,儿子就要回家当农民。此后,张奶奶由等男人变成了等儿子,日日等,天天盼。终于有一天,张奶奶扑了个空,没有等到儿子,等来的是井下发生透水事故的噩耗……

孙子石头大学毕业后,说服家人,回到了矿上。当时,激烈反对他来煤矿的是张奶奶。石头知道奶奶的心病,劝慰她,说现在煤矿安全措施、设备都很到位,再说,我学的是煤矿专业,不来矿上还能去哪里?张奶奶肚子里没有墨水,自然说不过石头。还有,一辈人不管两辈人事儿,多说了,惹的谁都不待见,也只好由他。

石头有文凭,学的是专业知识,矿上安排他负责安全,可以不用天天下井。石头说,管安全就得到现场一线。因此,他也天天随着矿工们下井。张奶奶呢,在家里呆不住,即便人在家里,心已经飞到矿上,便天天来井口等候。

走在雪地上,脚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把矿区的路走的暖暖的。张奶奶的心情随着这“咯吱”声,心里边少了许多忐忑,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这几年,矿上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连磕着碰着的皮外伤都没有。她知道,不只是石头的功劳,煤矿也投入了很多,做了大量的工作。

张奶奶到了矿井口,刚好到了矿工们下班的时间。张奶奶瞪大眼睛,透过雪花的缝隙,不错眼珠地盯着出来的每一个人。尽管这些矿工们穿着打扮一样,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张奶奶还是能准确地认出每一个人,全全,富贵,胜利,平安,有福……他们也都认识张奶奶,一边相互取笑着,一边亲切地挥手跟她打招呼,有叫奶的,有叫婶的。这些矿工们在井下再累,只要出了井口,黑红的脸便开始春风荡漾。奇怪,直到最后一个矿工出来,还是没有石头的影子。张奶奶心里一沉,脚步一歪,差点跌倒在地。随之,她的心又缓过劲来,若是井下有个风吹草动,矿上早就乱做一团了,不会如此风平浪静。她想找个人问问,又罢了这个念头,掏出手机,拨打石头的电话。电话通了!石头说:“奶奶,抱歉,我忘给您说了,我今天出差了……我要找一个人代替您!您上了年纪,不用以后往矿上跑了。”

张奶奶松了口气,说:“石头你是不是喝多了?说话颠三倒四,我咋就听不明白呢?”

“奶奶,我一周后回来,到时您再去矿井口看看。”

过了几天,张奶奶听说石头回来了,又去了矿井口,蓦然发现井口对面的高台上耸立着一个雕塑,白色的,很是高大。她的脸庞朝着矿井口,眼神里充满着期待……

雕塑周围站着不少人,议论纷纷:

“啥意思啊?”

“求财应该塑关公,怎么弄了个女的?”

“听说这是为了安全着想的。”

“难道塑的是观音菩萨?”

“你不会是眼瘸了吧,你没见下边写着守望

听到后边这句话,张奶奶心里荡漾了一下,笑得很是舒心。有人发现,张奶奶笑着笑着,眼角淌出了泪。

 

原载《中国煤炭报》20256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