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眼》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走眼
侯发山
许焰的朋友大元,专门搞收藏,虽说名气没有马未都响亮,藏品也赶不上人家的丰富,但在当地,说妇孺皆知有点夸张,小有名声还是说得上。大元的藏品繁杂,有书画,有文物,有陶瓷,有玉器,有钱币,有票券,甚至有标本,等等。有人说大元的藏品不真,潜台词,赝品,假货。对此,大元一笑了之,从不辩驳。
许焰不搞收藏,也不懂收藏,但不影响和大元的情谊。两人交往有些年头了,算不上贴心贴肺,但是,天长日久或茶或酒地滋润,关系自然比一般的朋友要高一个档次。大元曾对许焰说过,只要你看上我的藏品,不论哪一件,只管带走。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有多铁。许焰呢,说真的,还真没看上一件。
这天,许焰又来大元这里喝茶聊天。大元见多识广,能喷,是个有趣的人。
许焰看到博古架上有一匹“骏马”,庄重古朴,典雅大气,泛着绿色,又有些锈迹,他问道:“这个马是啥东西做的?不会是青铜吧?”
“这是玉石。”大元漫不经心地说道。
许焰起身走到博古架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马”欣赏起来。这匹“马”呈现出跳跃的形象,很有动感,马头高昂,前蹄高举……这匹“马”既勇猛豪放,又沉着淡定,给人一种坚持前进永不放弃的精神。许焰有点心动了。他来到这里多次,从未动过心,这次真的是触电了,对眼了,就像是见到心仪的女人的那一刻。
大元给许焰的茶杯续上水,说:“许焰,你饱读诗书,一定知道《左传》中的子罕不受玉故事吧。”
“知道。”许焰放下“马”,回到茶台前。宋国有人得了一块宝玉,献给高官子罕,子罕不要。送玉人说:“我这块玉是价值连城的宝玉。”子罕说:“我子罕把不贪当做宝贝,你把这块美玉当做宝贝,如果你把你的宝贝献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人都失去了宝贝,不如我们各自持有自己的宝贝吧!”送玉人说:“我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这么贵重的宝玉不能带回家,带回去就有危险,请你务必收下。”子罕听送玉人讲的话有理,找了一个玉匠把美玉雕琢一番,把卖玉所得交给送玉人,让他回乡后好好地安排生活……大元说这话啥意思,难道看出了我的心思,要打消我的念头?
大元指着那匹“马”,说:“这就是子罕请人打造的那块玉。”
“啊!真的假的?”许焰大眼瞪小眼,看了看大元,看了看那匹“马”。
“我就知道你不信。”大元话锋一转,“你若是喜欢,不管真的还是假的,就带走吧。”
许焰惊喜之余,趁坡下驴,把那匹“马”宝贝似的抱回了家,摆在客厅的显眼位置。但凡见到的亲戚朋友却都说,绝对不是玉石,是化学材料做的。说得多了,许焰心里跟吃了苍蝇似的,也有点疑惑了,怀疑“马”真是假的,真是做过旧的。有一天,他就抱着“马”去省城的一家权威机构鉴定。
一个束着辫子的年轻专家给掌眼后,得出结论:这匹“马”是假的,不是玉石。
“您再瞅瞅。”许焰还不死心。
专家生气了,说:“我要是看走眼,你把我的辫子剪下来刷马桶!”
话说到这个份儿,许焰不再怀疑。
后来,许焰就寻个机会完璧归赵,把“马”给大元送了回去。他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家里,我日夜不安,担心小偷惦记,害怕被人暗算……我还是过平安的日子吧。”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大元呢,淡淡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就随手接过放到了博古架上。
一个月后,许焰观看本地电视新闻时,有这样一则消息:收藏家大元把他的一件藏品拍卖了400万,无偿捐赠给了他的母校。许焰惊讶地发现,大元拍的那件藏品正是自己“完璧归赵”的那匹“马”!
此后,许焰再也没有去过大元的藏馆。大元呢,倒是给许焰联系过两次,许焰都借故推辞了。
(原发《小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微型小说选刊》2024年第7期转载)
阅读理解:
参考答案:
1.好奇许焰将“马”拿去鉴定,得知是假的。
解析:(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和人物心情。结合文章语句“许焰看到博古架上有一匹‘骏马’,庄重古朴,典雅大气,泛着绿色,又有些锈迹。他问道:‘这个马是啥东西做的?不会是青铜吧’”,可概括为:好奇。结合文章语句“许焰将‘马’拿去鉴定,得知是假的。专家面部扭曲,生气地说:‘我要是看走眼,你把我的辫子剪下来刷马桶’”,可概括为:许焰将“马”拿去鉴定,得知是假的。
2.
大元的用意:大元提到“子罕不受玉”的故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藏品的态度。他希望许焰明白,真正的宝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价值。大元愿意把藏品送给真正欣赏和珍惜它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占有。许焰的理解:许焰认为大元是在提醒他不要贪图虚名和物质财富,暗示他不要轻易接受这件藏品。许焰担心自己会因此背上道德负担,所以对大元的话有所顾虑。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句话通过“面部扭曲”和“生气地说”生动地表现了专家的愤怒和自信。使用夸张的比喻“你要是看走眼,你把我的辫子剪下来刷马桶”进一步强调了专家对自己鉴定能力的自信,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感。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文章语句“大元给许焰的茶杯续上水,说:‘许焰,你饱读诗书,一定知道《左传》中子罕不受玉的故事吧’”大元提到“子罕不受玉”的故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藏品的态度。他希望许焰明白,真正的宝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价值。大元愿意把藏品送给真正欣赏和珍惜它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占有。许焰的理解:结合文章语句“许焰想大元说这话啥意思,难道看出了我的心思,要打消我的念头?”许焰认为大元是在提醒他不要贪图虚名和物质财富,暗示他不要轻易接受这件藏品。许焰担心自己会因此背上道德负担,所以对大元的话有所顾虑。
3.抑:文章开头提到有人质疑大元的藏品是假的,大元对此一笑了之,不辩驳。这让人对大元的藏品和大元本人产生了怀疑,形成了一种负面印象。扬:文章最后揭示大元将那匹“马”拍卖了400万,无偿捐赠给母校,展示了大元的高尚品德和对藏品的真正价值的认识。这一反转不仅提升了大元的形象,也让人对大元有了全新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有人说大元的藏品不真,潜台词就是赝品,假货。对此,大元一笑了之,从不辩驳”文章开头提到有人质疑大元的藏品是假的,大元对此一笑了之,不辩驳。这让人对大元的藏品和大元本人产生了怀疑,形成了一种负面印象。扬:结合文章语句“收藏家大元把他的‘收藏品拍卖了400万,无偿捐赠给了他的母校”文章最后揭示大元将那匹“马”拍卖了400万,无偿捐赠给母校,展示了大元的高尚品德和对藏品的真正价值的认识。这一反转不仅提升了大元的形象,也让人对大元有了全新的认识。
4.表层含义:指许焰在鉴定“马”的过程中,被专家的鉴定结果误导,误以为“马”是假的,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深层含义:指许焰在对待友情和藏品的态度上“走眼”。他过于看重物质的价值,忽视了大元赠送藏品的真正意义,最终错过了一个珍贵的机会,也伤害了与大元的友情。通过“走眼”这一主题,小说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情的价值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不同认识。许焰的“走眼”不仅体现在对藏品的判断上,更体现在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上。
小说《走眼》通过许焰和大元之间的故事,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情的价值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不同认识。许焰在鉴定“马”的过程中,被专家的鉴定结果误导,误以为“马”是假的,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最终,他发现自己“走眼”不仅在于对藏品的判断,更在于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大元的无私和高尚品德通过将“马”拍卖并捐赠给母校的行为得以体现,展示了真正的宝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价值。小说通过许焰的经历,传达了对真诚友谊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盲目追求物质价值的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理解。结合文章语句“许焰将‘马’拿去鉴定,得知是假的。专家面部扭曲,生气地说:‘我要是看走眼,你把我的辫子剪下来刷马桶’”指许焰在鉴定“马”的过程中,被专家的鉴定结果误导,误以为“马”是假的,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深层含义:结合文章语句“许焰观看本地电视新闻时,有这样一则消息:收藏家大元把他的‘收藏品拍卖了400万,无偿捐赠给了他的母校。许焰惊讶地发现,大元拍的那件藏品正是自己‘完璧归赵’的那匹‘马’”指许焰在对待友情和藏品的态度上“走眼”。他过于看重物质的价值,忽视了大元赠送藏品的真正意义,最终错过了一个珍贵的机会,也伤害了与大元的友情。主题:结合文章整体内容,通过“走眼”这一主题,小说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情的价值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不同认识。许焰的“走眼”不仅体现在对藏品的判断上,更体现在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