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木匠》入选哈尔滨第四十七中学校2024中考模拟试卷
(2024-06-22 17:21:56)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校2024中考模拟试卷B
命题人:魏世君 王珣
(三)阅读记叙文《于木匠》,回答15—19题(14分)
于木匠
侯发山
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师父做家具从不画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家里的桌椅板凳,包括柜子、床,除此之外,嫁闺女娶媳妇要打家具,人老了要做寿木。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
于师傅有很多规矩。是我成为他的徒弟后才慢慢知道的。
学徒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
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学会武艺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
“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像是隔壁老王欺负了他似的。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
师父说:“只能学一样。”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
于木匠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
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不比教书先生轻松。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便开始动手了,先是打墨儿解板,接下来是拼制板,再用刨子推光,熬胶合缝,紧接着是凿眼开榫……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有时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
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出了门,两个身影在乡村的小路上默默前行,周围只有树林发出的呜呜的声音,有些阴森,也有些凉。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让人拿了话柄。”
学徒三年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个梳妆台。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
“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不以为然地说。在他看来,那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
“会也不干!” 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都能砸个坑。
“我可以加钱。”“加钱也不干。” 师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
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
师父真是不开窍,他是愚蠢还是脑袋就是榆木疙瘩?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
师父叹口气,说:“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嗦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虽说是规矩多些,但是很可亲,很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
15.(3分)根据小说内容,补全故事情节。
16.(2分)第段中“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你知道师傅的意思吗,说说你的理解。
17.(3分)第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8.(3分)文中的于木匠是一个怎样的人?
19.(3分)于木匠给张全做好梳妆台之后,为什么不给上油漆,有钱不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