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乡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乡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
一、知识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桥堍(tù)
B.契合(qiè)
C.渲染(xuàn)
D.滞碍(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诀 涉猎 无精打彩 寻章摘句
B.淤滩 怡情 唠唠叨叨 狂妄自大
C.海啸 歌瑶 目不忍睹 开卷有益
D.掠影 诘难 峨眉皓齿 高谈阔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隆冬时节,群山披上银装,坐缆车上山,脚下是茫茫的白雪世界,令人心旷神怡。
B.走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新改造的油茶园里,联络员阮成江胸有成竹。
C.夺冠后面对记者采访,全红婵轻描淡写地说,自己从8岁就开始练习跳水。
D.多站在科研人员角度身临其境地考虑问题,让科研人员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C.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不是绿色发展。要把眼前的绿水青山变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着小苗从全是秸秆覆盖的地里冒出来,最幸福。”他说。
B.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
C.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
D.横县并非唯一保留年粽习俗的地区,但不同地区的年粽形态、大小不一,有方形,有三角形;有大粽,也有小粽。
二、文化积累。(8分)
6.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2)
(3)把酒问姮娥:
(4)喇叭,唢呐,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6)秦观《行香子》中用白描一笔勾勒村庄轮廓,平凡而美丽,并尽显春意之浓的句子是: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
(8)
三、阅读理解。(46分)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0分)
母亲的最爱
侯发山
母亲生日,我和妻子商量在酒店里给母亲祝寿。可是母亲执意不肯,非让在家里过生日,她勤俭了一辈子,怕浪费。我说也好,但饭菜需要由我和妻子做,她不能插手。
时鲜蔬菜和鸡鸭鱼肉是我和妻子去采购的。我们在厨房动手做菜时,妻子说:“给妈祝寿,就要做妈最爱吃的菜。”“那是当然。”我随声附和。妻子皱了一下眉头,转而问我:“咱妈平时最爱吃什么菜?”我想也没想,说:“妈常做的有红烧鲤鱼、家常豆腐、西芹百合……”“傻瓜!”妻子嗔我一眼,“红烧鲤鱼是儿子爱吃的菜,家常豆腐是你爱吃的菜,西芹百合是我爱吃的菜……”
我一下子哑然了。想来想去,实在想不起母亲最爱吃什么菜,她老人家平时做的都是子孙们喜欢吃的菜,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她爱吃什么菜啊。
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儿子可能听到我和妻子的对话,大声说道:“奶奶最爱吃剩菜!”
我心里一震,跟妻子对望了一眼,彼此看到的都是愧疚。儿子说得没错,平时吃饭,因为我和妻子急着上班,儿子急着去上学,都是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然后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最后的残局都是母亲收拾。
我来到客厅,看到儿子正在看《动物世界》,母亲坐在沙发的一个角落,也在笑盈盈地看着电视。但我看得出来,母亲根本没看懂电视上放的是什么,她看的是热闹。我对儿子说:“乖,遥控器给奶奶,让奶奶看她最喜欢看的频道,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儿子说:“奶奶,妈妈最喜欢电视剧频道,爸爸最喜欢体育频道,我最喜欢少儿频道,您最喜欢哪个频道?我给您换台。”奶奶笑了笑,说:“别换了,你们喜欢看的我也喜欢看。”
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意识到,母亲平时都是陪我们看电视,我们看哪个台她就陪着看哪个台,从未主动要求过看哪个节目。我们平时不在家,她老人家也不开电视,说是一个人看电视浪费……我心里一酸,忙转身去厨房帮助妻子做菜。
电视里正在演着狮子和老虎之间的“恩怨”。厨房的门没有掩上,我隐隐约约听到他们祖孙俩的对话:
“奶奶,您怕狮子吗?”“不怕!”
“奶奶,您怕老虎吗?”“不怕!”
过了一会儿,听到儿子又问道:“奶奶,您怕死吗?”
这孩子,胡咧咧个什么啊。我刚要大声训斥儿子,又一想童言无忌,再说,今天本来是个喜庆的日子,还是别破坏了这美好的气氛,于是便忍住没发火。只听母亲说:“不怕!”
“哇,奶奶,您什么都不怕,真是个英雄。”“不,奶奶也有怕的地方,那就是你、你妈妈和你爸爸。”
“啊?你怕我什么?”儿子奶声奶气地问道。
我和妻子忙侧耳细听。
母亲说:“乖乖,我怕你饥了,怕你渴了,怕你走路摔了,怕你吃饭噎了,怕你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
“奶奶,你怕我爸爸妈妈什么呀?”
母亲叹了口气,说:“我怕你爸爸工作压力大,怕你爸爸晚上睡不好,怕你爸爸在雨雪天出差……怕你妈妈吃不惯我做的饭,怕你妈妈和你爸爸拌嘴吵架……”
我听着,刹那间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我心中溢出来。我关上厨房的门,眼睛湿润了。妻子呢,早已是泪流满面。
吃罢饭,我提议带着母亲去转一转,她最喜欢哪个地方就去哪个地方。
(1)选文讨论了哪几件有关“母亲之最”的事?
(2)读读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母亲看的是些什么热闹。
(3)联系全文说说,儿子的童言无忌表现在哪些方面。
(4)儿子几次说话对文章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说说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0分)
记住那些感动,用奋斗点亮岁末年初
胡辉
时光匆匆,转眼2021年接近尾声,我们将来到2022年的渡口。回首间,2021年带给我们的那些感动、温暖和荣光,仿佛还历历在目,那些“破防”的瞬间至今仍让人热泪盈眶、感怀于心。
岁末年初,我们在铭记中再出发。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抗击疫情的心手相连、航天员的星辰征途、建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孟晚舟女士的顺利归国、东京奥运赛场上的捕金夺银……一个个高光时刻,一次次披荆斩棘,记录下了我们所有人奋斗不息的步伐,也刻画出了勇毅前行的中国。
回眸间,最难忘的是那一束来暖心的光亮。忘不了,今年年初,辽宁大连因疫情逆风前行的而被称作“移动雕塑”的志愿者队伍,风雪虽寒,但他们以炽热的心温暖全网;忘不了,今年夏天,郑州洪灾街头出现的无数“平民英雄”;忘不了,在危化品槽罐车泄漏的现场,江苏常州一名消防员身着防化服逆行救援的坚毅背影……不管何时何地,总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给人光和暖、爱和希望。每一个温暖的他,每一个动人的瞬间,传递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在感动与感恩中,我们读懂信仰的力量。“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梅身患重症备尝艰辛,却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戍边英雄肖思远用行动诠释“清澈的爱”。“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孟晚舟顺利回归祖国,数万名国人同胞接机,见证中国力量。在家国同频中,我们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前行信念。
事实表明,有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中国的发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在不平凡的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中国天眼FAST正式向全世界开放,北交所成功上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每一次荣光,每一个成就,每一份骄傲的背后,是普通人的坚守与奉献。也正是因为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在疫情面前心手相连,卫国戍边时一腔热血,让凡人微光汇成星河,凝聚起了我们直面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汇聚成了大美中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磅礴力量。
严寒挡不住前进的步伐,热浪击不退坚定的意志。此刻,我们满怀感恩,向着新的一年进发。新的一年,让我们汲取这些光和暖,汲取前行力量,用拼搏和奋斗,用辛劳和笃实,用坚定和勇毅,一起点亮我们的岁末年初,续写更壮美的新年新篇章。
(1)请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2)第段可以放在第段后吗?为什么?
(3)读第段,请你概括文中认为我们需要记住2021年哪些感动。
(4)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10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全词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顿时转变为悲壮的一个词是“
(2)品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3)结尾“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曹刿论战
《左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又何间焉
何以战
牺牲玉帛
既克,公问其故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标两处)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从曹刿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中,你认识到鲁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这篇文章的背景是长勺之战,但叙述战争过程的文字很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四、综合性学习。(6分)
11.某校开展“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的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6分)
(1)设计调研问卷。
学校设计了调研问卷,进行分类调研。请你提出两个问题,并设置几个选项。
(2)调研数据分析。
学校调研收集学生“日阅读时间”数据绘成图表(如下图)。请你概括图表中反映的信息。
(3)调研策略建议。
请你向学校提出改善中学生阅读现状的几条建议。
五、写作。(50分)任选一篇
12.阅读下面故事,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13.请以《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乡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知识运用。(1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桥堍(tù)
B.契合(qiè)
C.渲染(xuàn)
D.滞碍(zhì)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正确;
B.错误,“契合”的“契”应读“qì”;
C.错误,“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
D.错误,“狡黠”的“黠”应读“xiá”。
故选:A。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诀 涉猎 无精打彩 寻章摘句
B.淤滩 怡情 唠唠叨叨 狂妄自大
C.海啸 歌瑶 目不忍睹 开卷有益
D.掠影 诘难 峨眉皓齿 高谈阔论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时,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无精打彩”的“彩”应为“采”;
B.正确;
C.有误,“歌瑶”的“瑶”应为“谣”;
D.有误,“峨眉皓齿”的“峨”应为“蛾”。
故选:B。
【点评】错别字,大多是因为汉字中存在着许多形声字、形近字等造成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正确书写。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隆冬时节,群山披上银装,坐缆车上山,脚下是茫茫的白雪世界,令人心旷神怡。
B.走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新改造的油茶园里,联络员阮成江胸有成竹。
C.夺冠后面对记者采访,全红婵轻描淡写地说,自己从8岁就开始练习跳水。
D.多站在科研人员角度身临其境地考虑问题,让科研人员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身临其境”意思是亲自到了某个环境中来,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本句该词使用与语境不符,可用“设身处地”。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C.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不是绿色发展。要把眼前的绿水青山变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B.有误,语序不当,可把“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C。
【点评】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类题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着小苗从全是秸秆覆盖的地里冒出来,最幸福。”他说。
B.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
C.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
D.横县并非唯一保留年粽习俗的地区,但不同地区的年粽形态、大小不一,有方形,有三角形;有大粽,也有小粽。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故选:C。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语气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加上合适的标点。
二、文化积累。(8分)
6.(8分)诗文名句默写。
(1)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
(2)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3)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 , 欺人奈何 ?
(4)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6)秦观《行香子》中用白描一笔勾勒村庄轮廓,平凡而美丽,并尽显春意之浓的句子是: 树绕村庄 , 水满陂塘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8) 狡黠者鄙读书 , 无知者羡读书 ,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至今遗恨迷烟树
(2)已知泉路近
(3)被白发
(4)曲儿小腔儿大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树绕村庄
(7)云横秦岭家何在
(8)狡黠者鄙读书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阅读理解。(46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母亲的最爱
侯发山
母亲生日,我和妻子商量在酒店里给母亲祝寿。可是母亲执意不肯,非让在家里过生日,她勤俭了一辈子,怕浪费。我说也好,但饭菜需要由我和妻子做,她不能插手。
时鲜蔬菜和鸡鸭鱼肉是我和妻子去采购的。我们在厨房动手做菜时,妻子说:“给妈祝寿,就要做妈最爱吃的菜。”“那是当然。”我随声附和。妻子皱了一下眉头,转而问我:“咱妈平时最爱吃什么菜?”我想也没想,说:“妈常做的有红烧鲤鱼、家常豆腐、西芹百合……”“傻瓜!”妻子嗔我一眼,“红烧鲤鱼是儿子爱吃的菜,家常豆腐是你爱吃的菜,西芹百合是我爱吃的菜……”
我一下子哑然了。想来想去,实在想不起母亲最爱吃什么菜,她老人家平时做的都是子孙们喜欢吃的菜,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她爱吃什么菜啊。
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儿子可能听到我和妻子的对话,大声说道:“奶奶最爱吃剩菜!”
我心里一震,跟妻子对望了一眼,彼此看到的都是愧疚。儿子说得没错,平时吃饭,因为我和妻子急着上班,儿子急着去上学,都是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然后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最后的残局都是母亲收拾。
我来到客厅,看到儿子正在看《动物世界》,母亲坐在沙发的一个角落,也在笑盈盈地看着电视。但我看得出来,母亲根本没看懂电视上放的是什么,她看的是热闹。我对儿子说:“乖,遥控器给奶奶,让奶奶看她最喜欢看的频道,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儿子说:“奶奶,妈妈最喜欢电视剧频道,爸爸最喜欢体育频道,我最喜欢少儿频道,您最喜欢哪个频道?我给您换台。”奶奶笑了笑,说:“别换了,你们喜欢看的我也喜欢看。”
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意识到,母亲平时都是陪我们看电视,我们看哪个台她就陪着看哪个台,从未主动要求过看哪个节目。我们平时不在家,她老人家也不开电视,说是一个人看电视浪费……我心里一酸,忙转身去厨房帮助妻子做菜。
电视里正在演着狮子和老虎之间的“恩怨”。厨房的门没有掩上,我隐隐约约听到他们祖孙俩的对话:
“奶奶,您怕狮子吗?”“不怕!”
“奶奶,您怕老虎吗?”“不怕!”
过了一会儿,听到儿子又问道:“奶奶,您怕死吗?”
这孩子,胡咧咧个什么啊。我刚要大声训斥儿子,又一想童言无忌,再说,今天本来是个喜庆的日子,还是别破坏了这美好的气氛,于是便忍住没发火。只听母亲说:“不怕!”
“哇,奶奶,您什么都不怕,真是个英雄。”“不,奶奶也有怕的地方,那就是你、你妈妈和你爸爸。”
“啊?你怕我什么?”儿子奶声奶气地问道。
我和妻子忙侧耳细听。
母亲说:“乖乖,我怕你饥了,怕你渴了,怕你走路摔了,怕你吃饭噎了,怕你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
“奶奶,你怕我爸爸妈妈什么呀?”
母亲叹了口气,说:“我怕你爸爸工作压力大,怕你爸爸晚上睡不好,怕你爸爸在雨雪天出差……怕你妈妈吃不惯我做的饭,怕你妈妈和你爸爸拌嘴吵架……”
我听着,刹那间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我心中溢出来。我关上厨房的门,眼睛湿润了。妻子呢,早已是泪流满面。
吃罢饭,我提议带着母亲去转一转,她最喜欢哪个地方就去哪个地方。
(1)选文讨论了哪几件有关“母亲之最”的事?
(2)读读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母亲看的是些什么热闹。
(3)联系全文说说,儿子的童言无忌表现在哪些方面。
(4)儿子几次说话对文章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说说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分析】本文记叙了母亲最爱吃的菜,母亲最爱看的电视,母亲最怕的事,母亲最喜欢的地方,表现了母亲慈爱、宽容、无私。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奶奶最爱吃剩菜”,概括为:母亲最爱吃的菜;结合“别换了,你们喜欢看的我也喜欢看”,概括为:母亲最爱看的电视;结合“不,奶奶也有怕的地方,那就是你、你妈妈和你爸爸”,概括为:母亲最怕的事;结合“我上年纪了,哪儿也不想去……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家”,概括为:母亲最喜欢的地方。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我来到客厅,看到儿子正在看《动物世界》,母亲坐在沙发的一个角落,也在笑盈盈地看着电视”分析,看的是电视里的热闹,也看的是儿子专注地看电视的热闹,结合“母亲生日,我和妻子商量在酒店里给母亲祝寿。可是母亲执意不肯,非让在家里过生日,她勤俭了一辈子,怕浪费。我说也好,但饭菜需要由我和妻子做,她不能插手”分析,还看的是“我们”为她准备生日的种种热间。其实她更享受的是电视外的热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奶奶最爱吃剩菜”分析,表现在“我”和妻子讨论母亲最爱吃的菜时,儿子说“剩菜”;结合“奶奶,您怕死吗”分析,在奶奶生日时,问奶奶怕不怕死;结合“啊?你怕我什么”“奶奶,你怕我爸爸妈妈什么呀”分析,追问奶奶“怕我什么”“怕爸爸妈妈什么”。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奶奶最爱吃剩菜”“我心里一震,跟妻子对望了一眼,彼此看到的都是愧疚”分析,用儿童的眼光察觉“我们”成人没有察觉的细节,显得特别的真实;结构上,层层推出下文,结合“乖乖,我怕你饥了,怕你渴了,怕你走路摔了,怕你吃饭噎了,怕你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我怕你爸爸工作压力大,怕你爸爸晚上睡不好,怕你爸爸在雨雪天出差……怕你妈妈吃不惯我做的饭,怕你妈妈和你爸爸拌嘴吵架……”分析,最终引出母亲最怕的事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我上年纪了,哪儿也不想去”指母亲年纪大了,不方便外出是客观事实。“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家”在母亲心中,没有什么地方比家庭更加重要,更加温馨;没有什么比亲人团聚在家中,和谐共处更精彩。
答案:
(1)母亲最爱吃的菜;母亲最爱看的电视;母亲最怕的事;母亲最喜欢的地方。
(2)看的是电视里的热闹,也看的是儿子专注地看电视的热闹,还看的是我们为她准备生日的种种热间。其实她更享受的是电视外的热闹。
(3)表现在“我”和妻子讨论母亲最爱吃的菜时,儿子说“剩菜”;在奶奶生日时,问奶奶怕不怕死;追问奶奶“怕我什么”“怕爸爸妈妈什么”。
(4)用儿童的眼光察觉“我们”成人没有察觉的细节,显得特别的真实;结构上,层层推出下文,最终引出母亲最怕的事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5)年纪大了,不方便外出,在母亲心中,没有什么地方比家庭更加重要;没有什么比亲人团聚在家中,和谐共处更精彩。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