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之后》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2022-04-06 21:52:54)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成名之后
侯发山
书法界的人没有不知道张河的,他是某省书协副主席,字写得漂亮,作品每平方尺润笔费5万元。这就够牛的了,一般书法家的作品都在每平尺2千元左右。
我不在书法圈里混,但我认识张河,我跟他一个村子,小时候一起烧麻雀吃长大。他后来考上大学进城了,我高中毕业后留在农村,不过,现在我也到省城来了,是在工地上干活。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算他的屁股是热的,咱的脸再冰凉也不去贴。
张河从小就爱好写毛笔字,到山上放羊时,常常拿着小石子或是棍子在石板上、土地上划拉。即便是撒尿,也要舞出个字。每到过年,他家的对联,还有左邻右舍的,都出自他手。每次都是先给我家写,然后才写他家的,再写其他人的。因为我攥着他的秘密,他得巴结着我。有一年他爷爷过生日,他想送给爷爷一个寿桃。他把我叫到他家里,关上房门,然后让我脱掉裤子,用花红柳绿的颜料在我的屁股上涂抹起来,之后让我坐到一张白纸上,当我站起来后,我便发现了白纸上的“寿桃”。这个礼物让他爷爷开心了好多天。就在前不久省电视台采访他爷爷时,他爷爷还骄傲地说起这件事。
我在城里辛苦了多年后,手里有了积蓄,打算把老屋拆了,盖栋两层小楼。我收拾犄角旮旯里的东西时,翻出一张张河写的字:“教衍经书可绵世泽,人非孝友枉作文章”。当年我从他家拿了不少字——那时他还没出名,平时的临帖都让他娘烧柴时引火用了,我说引火用也拿回家一些,其实都用来擦屁股了。那时候,乡下人几乎都是用树叶、土坷垃、石头蛋子擦屁股,别说买不起卫生纸,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如今回想起来,可能是当时漏掉一张,也许是觉得好看,随手搁置起来了。
我拿出皮尺量了量,刚好四平尺,按当下的行情, 20万!我的娘啊!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老婆说,赶快进城卖了,咱把房子好好拾掇一下。
我就把那张字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好,然后进城了。我找到一家专门经营书画的画廊,起初,人家不接受。店主说:“张主席出名后,赝品太多。”
张主席就是张河,但“赝品”我不知道。
看我一脸疑惑,店家给我解释:“就是假的。”
“不可能。若是假的,我把头拧下来给您当夜壶使唤。”我信誓旦旦地保证。
店家这才不情愿地接受了。
留下那张书法作品和联系电话,带上店家给我的名片,我就回乡下了。
刚开始,我三天两头给店家打电话。店家说,问津的人也有,但都不敢断定是真品。过了一个月,我看希望不大,忙着收拾房子,也不再过问了。
三个月后,店家给我打来电话,让我把字取走。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以为店家要转让或是怎么的,他接着往下说:“张主席来店里了,说这幅字是赝品。”
“你、你没骗我吧?”我不敢相信店家的话。
店家没好气地说:“我吃饱了撑没事干?骗您干啥?”
“他咋说?”
“张主席说,骗子也就是三流水平,张某的字会有这么差?气煞我也。”
说实话,放下电话,我的鼻子还在喘着粗气,真的是气煞我也。
老婆宽慰我说:“反正是大年初一逮个兔子,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咱家的房子当初就没指望它。”
我不打算要那幅字了,憋不住店家的一再催促,就去了。我取了字,转身出门就扔进垃圾桶,如今上厕所还嫌它脏了我的屁屁。
我气愤不过,私下找个小报记者把当年张河给他爷爷作寿桃的事抖搂了出去。
从外界的反应看,张河处变不惊,倒是相当地淡定。他回应媒体记者,说看在老乡的份上,他就不追究诽谤者了。
一时间,张河上了各大网站头条,迅速蹿红书法界内外。反倒是我,再出门时就有人指指戳戳,好像我干了见不得人的事。
不久后的一天,我意外接到张河的电话,寒暄一番后,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张某的字现在是每平尺10万……谢谢你!”
(原载《安徽文学》2020年第4期)
阅读理解:
1.
A.张河成名后,已经变质忘本,“教衍经书可绵世泽,人非孝友枉作文章”是对他最好的讽刺。
B.“我”跟张河是一个村的,“小时候一起烧麻雀吃长大一起”,说明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
C.书法家成名之前,作品一文不值,成名之后便“洛阳纸贵”,文中的张河便是其中的代表。
D.小说中写“张河给他爷爷作寿桃的事被抖搂了出去”,张河处变不惊,暗含了一些所谓的名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
2.小说中第四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中有至少有三处不合常理的地方,请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对张河的了解程度之深,理解有误。“我”对张河的了解仅限于高中毕业之前,毕业之后,他们各奔前程,了解并不多。
2.情节上,既呼应上文提到的张河从小爱写毛笔字,又为下文“我”进城卖字、又被退字等一系列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上,补充交代成名前张河临帖作品被用来引火、擦屁股等“待遇”,与开头张河成名后作品的身价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上,暗示文章的主旨,借对联内容表达对张河的讽刺。张河成名之后非但不承认自己当年的临帖作品,还把说出当年糗事的少年伙伴说成是诽谤者,作者在这里借对联中对文人孝悌友爱品质的强调暗含了对张河成名之后丧失了这种宝贵品质的讽刺。(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
3.张河献给爷爷的寿桃画实则是“我”的屁股印儿,看似荒诞可笑,但当时张河和“我”尚是顽童,张河想送给爷爷一个寿桃,想出这种办法符合人物年龄和身份;一个大书法家曾经的书法作品都被用来引火和擦屁股了,着实令人惋惜,但考虑到当时的物质条件,并且张河尚未出名,张河的临帖纸稿股被用来引火和擦屁股属于废物利用,实属正常;张河自己当年亲手写的字,却说是赝品,貌似不合情理。实则可能是因为张河当年的书法尚未成熟,成名后的张河顾虑到名声,不愿意承认不成熟的书法作品,于是谎称赝品,此举符合人物的心理。(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