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宝石永放光芒
(2021-09-12 09:55:12)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 |
分类: 生活点滴 |
宝石老师说走就走了,我想,巩义的好多文友跟我一样,总想着他的身体好好的,总想着有一天还能见到他,没想到见到的他是以今天这样的方式。我曾希望他给我托梦,没有。他不愿打扰任何人。可我还是看见他了,看见他在那里如他的名字一样煜煜闪光。
宝石老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自学成才,15岁创作剧本《秀荷》,受到开封文化剧目组的青睐;17岁创作剧本《死里逃生》,获河南省曲艺会演二等奖;19岁撰写评论文章发表于河南日报文艺版头条位置。从此一文成名,走上了文艺创作道路。1998年参加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大唐诗圣》的剧本创作和拍摄。先后编辑出版《史话巩义》《康百万家族与庄园》《陶哥儿与三彩》《河洛嵩邙赋》等。其作词的《这方热土》《检察官的步履》《我是杜甫故乡人》《家乡美》等二十余首歌曲获省市级优秀歌曲金奖和“五个一工程”入选奖。事实上,宝石老师淡泊名利,他的不少奖项都是被人给他申报来的,我知道的就有刘成甲老师和晓娜。宝石老师是一个有大爱的人,自己业余辛苦耕耘的同时,不忘指导、扶持巩义的文学爱好者。三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写小小说,当时有人持反对意见。我到报社送稿件的时候,宝石老师对我说,你要坚持你的路子。为了鼓励我,后来,他给我写了评论《路,越走越宽》。贺老师,我今天想对您说的是,如今,我的小小说已经走出了国门,有一百多篇被收入中学生各类语文试卷,成为中高考出镜率最高的作家之一,获得了小小说届最高奖项,出版24部作品集。除了我,巩义的所有作者都得到过您的指点和辅导,不论您在报社担任副总编时,还是退休后在老促会工作时,您的办公室总是热热闹闹的,这个作者走了,那个作者来了。无论您有多忙,您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热情接待。特别是您在老促会那段时间,您的办公室简直成了文友们的家!您总是微笑略带严肃地坐在那儿,更多的是听大家说,您总会适时插上几句,画龙点睛地一般,指出优点或是缺点。贺老师,您树立了巩义文人相亲的典范。称您“德艺双馨”,恰如其分,丝毫也不为过。
闻知宝石老师撒手人寰,文友圈、作协群悲声一片。老一辈作者康若望老师赋诗悼念:忆昔河洛嵩邙赋,敲韵研诗赏画图。杜甫文章同领会,明清华采共深读。才思卓荦人中秀,宝石晶莹世上疏。驾鹤西行双泪沮,山川草木偕悲哭。作协名誉主席王景亚说,巩义文坛,解放初期代表人物是陈庚熙老师,听陈老师说,宝石兄给《开封文艺》投第一篇稿件,信封背面画一颗宝石,写了句“宝石何时发光”。那时,他和孙自忠老师都是热血青年。宝石兄可算是第二代领军人物,后来宝石兄任《巩县报》副总编,培养了很多文艺青年,他离世是巩义文坛一大损失。文友郜泉州赋诗怀念:嵩邙低头心悲伤,伊洛呜咽泪汪汪。东周痛失贺宝石,白云山下折柳扬。
宝石老师为什么受到这么多文友们的尊敬?就在于他心怀仁爱,性秉忠和。他就是巩义文坛的和风细雨、定海神针,正因为如此,巩义文坛才有良好的生态,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宝石老师就是一本书,值得我们认真研读!也祝愿宝石老师在另一个世界与已故文友张国军、雷衡山、席胜虎、邵玉民等继续分享文学的快乐和荣光!
贺老师,您一路走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