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宝石:路,越走越宽

(2021-09-10 22:46:56)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路,越走越宽

——简评侯发山的小小说创作

贺宝石

我认识侯发山将近20年了,虽然没有很深的交往,因都是喜欢文字的同道,彼此没有当外人,侯发山是带着他创作的小小说走进我的视野的。

在我记忆里,“小小说”这种文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短篇小说中分离、发展起来的。和它同时进入人们文化生活的还有另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小品。它们一径出现,便大受群众欢迎。究其原因,这两种文艺形式都是改革开放后应时而荣的产物,它们短小精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生活,紧跟时代节拍,迎合了改革开放后人们快节奏的文艺欣赏需求。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短小精悍的文体本身自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新颖之处和独特魅力,再加上小小说作者的个性、观察生活的视角以及创作风格的千差万别,使小小说创作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呈现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发展态势。

在巩义市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中,侯发山就是小小说创作方面锲而不舍的坚持者和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侯发山1966年出生于巩义市东南偏僻山区。八十年代中期进入河南中孚铝业公司当工人,大山赋予他醇厚质朴的性格,山风山雨磨砺出了他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和毅力,山花山岚和山景则赋予他了灵性和丰富的想象。他刚开始小小说创作的时候,我正在《巩义报》负责业务方面的工作,他的作品常常被文艺编辑送来签发。在我的印象里,侯发山的小小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关注生活热点,带着一种质朴与自然,篇幅在一两千字以内,很适合报纸副刊使用。有的篇章构思灵巧,充满机智幽默的情趣,经常使人眼前一亮或陡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后来当我见到他本人时,才发现他其实淳厚而腼腆,不善言辞,甚至有点木讷,是属于那种不事张扬、内秀和心里有窍的人。

我曾不止一次和侯发山讨论过小小说的前景,也讨论过小小说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蕴含的蓬勃活力。我对他坚持小小说创作的路子表示赞赏,我劝他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一路走下去,不要左顾右盼,持之以恒,必有斩获!当然,我知道我是在讲空话。讲空话容易,而实践者是要付出许多艰辛的。

十年过去了,十五年过去了,侯发山以他那踏得山路咚咚作响的扎实脚步一路走来,付出了辛苦,也得到了回报。他先后在《小说界》《北京文学》等100多家省市纯文学刊物发表小小说600余篇,有100多篇被《小说选刊》《读者》《青年博览》《意林》《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出版小小说集五部,成为巩义市青年作者中的翘楚,在全省,甚至在全国小小说创作方面都享有一定声誉。他的单篇作品曾十余次在全国举行的小小说(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中获奖。这说明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读发山的小小说,颇有一种检视珠玉、琳琅满目之感,我想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读后的感觉,即选材新,开掘深,感情真,点石能成金。

选材新,是指作者的创作立意贴近生活,所选题材往往是与生活中的热点相关联,或选取生活中给人印象最深的环节,或是一个生活横断面,给人极强的现实感和亲近感。开掘深,以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情节安排为手段,把人物置于矛盾的交接点或性命攸关的逆境,在不露声色的叙述中,逐步深化主题,揭示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真善美和生命哲理。感情真,是说作者是对自己所写的人物故事所倾注的感情是真挚可感、爱憎分明的。在他的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大批现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涉及到生活领域里的方方面面。同是好人,却好的千变万化。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倾注了满腔热情,或重彩描摹,或简单勾勒,或诙谐幽默,或淡雅自然,不管是采用欲扬先抑或欲擒故纵的手法,也不论是采用反常规逻辑的写法,都不使人有造作或故弄玄虚之感。点石成金,则涉及创作问题,我认为这是侯发山小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小小说顾名思义主要特征是其,在一两千字的篇幅内完成一种艺术构思和人物塑造,难度极高,需要有对所写材料的精心剪裁和对所写事件蕴含哲理的深刻领悟,关键处的一个细节或一句精警之语,马上使主题凸显,满篇生彩,收到点石成金的奇效。比如《手机》中的假手机的交代,《心锁》中欲望之锁的点示,《河南小伙》中一块钱和五毛钱,《潘镇长》中的敬老院捐资名单等,这样的例子在侯发山的小小说中比比皆是。

侯发山还有一类小小说,透过一种彷佛平淡、不动声色的叙述,营造一种诗意、抒情的氛围,让读者不知不觉进入意境。如《窗外的风景》《我想变成一只蚕》《卖不出的羊》等,当故事嘎然而止,你醒悟般的豁然开朗,心中的境界得到新的升华。所以在读侯发山的小小说时,你常常会体味到小小说小中见大”“平中蕴奇”“峰回路转”“五彩斑斓的形式美和变化美。当然,也正是集中阅读了近百篇的缘故,其中的有些篇章略显直露和粗糙的地方,有的给人表现手法雷同、细节重复的感觉。

总之,侯发山的小小说创作,近二十年来走的是一条成功之路,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这与他经得起磨练,耐得住寂寞,不辞辛劳刻苦努力分不开的。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和宽松的文艺政策给侯发山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希望侯发山再接再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选自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礼物》,2010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