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座军营,那群士兵》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2021-08-22 11:07:15)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那座军营,那群士兵》(节选

于是,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唰”,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此刻,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一个锅里抡勺子的生活,一个院子里共迎日月的岁月,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纵然在这里哭过、吵过,甚至骂过,然而,在岁月的回忆里,都是人生最珍贵的欢声笑语。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着力一展当年的豪气,开始点名:“孙雅雅。”

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

“到!”

“曲高远。”

“到!”

“牛飞鸣。”

“到!”

……

“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

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当年那一次点名,缺他;今天,又缺他!现场一阵沉默。

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阴着脸对大家说:“乡亲们,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把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啊!张嵩山傻了。

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

张嵩山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兵兵。

杨伊洛说:“我看了张文英生前的日记,知道他有百年后把骨灰的一半埋在城垛山的愿望……可惜他出事后,尸体一直没有打捞上来。今天就带来了他的一双鞋子,等会儿我们上山,做个衣冠冢吧,好了却他一辈子的军人情结。”

张嵩山看到那双鞋子是手工做的布鞋,似乎还没有上过脚。是张文英的老娘做的?可是,听说他的娘早早就去世了啊。

墨春秀上前一步,看着那双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是当年俺娘给他做的。”

张嵩山记得,当年这个村的妇女给部队的战友每人做了一双鞋,他的,也没有舍得穿,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室桌,直到退休他才收拾回家,锁进箱子里。

没有人提议,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带着兵兵,带着张文英的那双鞋,朝城垛山走去。同行的人,除了张嵩山的战友,还有“鱼水新村”的全体村民。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唱起了那首《城垛谣》:

叔伯们啊,你们在哪头儿?

嗨,俺们在嘉峪关这头。

兄弟们啊,你们在哪头儿?

嗨,俺们在山海关这头。

 

你挽着我的胳膊,

我拽紧你的手。

这万万块秦砖吆,

是咱一代代的骨头连骨头!

 

你抵着我的肩,

我顶住你的头。

这万里城墙吆,

是咱一代代的血肉筑就!

 

拦胡马,挡匈奴,

夷狄难近咱家门口。

丢了头,抛血肉,

长城护家八千秋。

 

您的娃,

俺的妞,

记住叔叔伯伯骨连骨,

记住哥哥弟弟血连肉。

 

俺们在关外头,

您们在关里头。

十三雄关忠魂守,

家园万代无边忧……

开始时是一个人唱,后来,大家都跟着唱起来。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

在城垛山上,选坟茔的时候,张嵩山选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他说:“得让张文英瞧得见咱的老营盘。”

从未落过泪的杨伊洛,此刻泪水伴着话语:“兄弟们,我和老张明年就七十了,你们也都奔六十了,就让文英兄弟代表咱们,永远看护着老营房,永远呵护着城垛山吧。”

新坟隆起,全体默哀,天空阴雨四合,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大家垂着头,都不说话,脸上稀里哗啦的,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忽然,孙雅雅走出队列,朝着山下,朗诵起来。声音低沉,沙哑,是那么地豪气,又是那么地悲壮:

“她,是我心中的恒星,

我,是她忠勇的卫星。

爱有爱的轨道啊,

我,永远环绕她飞行。

 

她,

我心中挚爱的祖国。

我,

绿色军营中的普通一兵。

 

白天,

我是您依靠的山峦;

夜晚,

我是您休憩的港湾。

 

穿上军装,

我是您版图边那道万里长城;

脱下军装,

我是长城上那一排排恒久的垛影!

 

站着,

我是您咚咚敲响的那面战鼓;

倒下,

我是您脚下那捧呵护着城墙的泥土……

 

 啊,祖国是军人心中的恒星,

军人,是祖国忠勇的卫星;

军人自有军人的人生轨道,

永远环绕祖国飞行……”

忽然,城垛山上空炸响了一声春雷,“轰隆隆”,那么干脆,那么响亮,划破长空,滚过天际。

常言说,春雨贵似油。常言又说,三月雷,麦谷堆。无疑,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雨,哗啦啦,大起来。这雨,似笑,似哭,似唱,似说;这雨,似伤心,似高兴,似感慨,似激动;这雨,似乎在为孙雅雅鼓掌叫好,似乎在为九泉之下的张文英哭泣,似乎在向坟茔前的人嘱托着什么,似乎在为城垛山歌唱,似乎在为磨剑河伴奏,似乎在为 “鱼水新村”欢呼……

《奔流》2018年第9期、10期连载曾获第二届奔流文学奖

 

阅读理解:
1.下列对小说选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以退伍战士们回到老营盘为主线,带出了众人为张文英举行葬礼的具体情节,为读者编织出了一幅和平年代基层官兵铁血柔情的壮丽画卷。
B.选文插叙了当年“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的事件,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小说军民一家亲的主题思想。
C.选文十分注意在细节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对“连长好”这一“震天响的呼喊”,对老连长身体及声音的描写等,无不展现了基层官兵在部队豪情万丈,回地方意气风发,数载从军终身守魂的高尚情操。
D.选文的地名设计颇具匠心。地名中的“城垛山”、“鱼水新村”,蕴涵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图腾,无不使人联想到战争、国防和军营的氛围。
2.选文语言简洁明快,富于变化和气势,请以第一自然段为例,从句式选用角度作简要分析。(6分)
3.选文在最后写了众人齐唱《城垛谣》,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B 选项“为了更好地突出小说军民一家亲的主题思想”错,小说的主题主要是表现退伍军人们在 和平时代“位卑不敢忘忧国”,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且文本中并未在其他地方体现 出“军民一家亲”的主题,“更好”一词无从说起。
2. 采用短句,使语言节奏明快,简洁有力。如“纵然在这里哭过、吵过,甚至骂过”就以短句的形式概括再现了退伍军人们过去在军营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整句与散句,使小说语言既和谐匀称,又富有变化。如“张嵩山心里几多激动,几多感慨,眼前幻化出了一张张英俊的面孔”在散句中穿插整句的形式,使读者感受到张嵩山重回“点名”内心的起伏和想象。采用排比句式,增强小说语言的气势,如“是生命和生命的融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青春和青春的碰撞”就强烈抒发了军旅生活对战士们的成长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战士们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读之令人酣畅淋漓。
3.齐唱《城垛谣》,能在结构上起到对选文文段进行情感性总结的作用; 《城垛谣》烘托了了众人对因救落实儿童而牺牲了生命的张文英的无限怀念和悲痛心情,渲染了悲壮的氛 围;进一步丰满了以张文英为代表的退伍战士默默奉献、牺牲自我的群体形象; 《城垛谣》的内容抒写的是战士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钢铁意志和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此处齐唱《城垛谣》,更加充分体现了退伍老兵们无论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的那一缕忠勇军魂,赋予了小说更深层的意义,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