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巩义河洛小小说文化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9.
黄河谣
侯发山
月亮湾的北边,不到两公里,便是咱们的母亲河,黄河。
伊南到月亮湾当第一书记的第一天,村主任老贵就陪他来到了黄河边。伊南发现,黄河的河滩上有好多兜售鹅卵石的村民。那些鹅卵石只有鹅蛋大小,滑溜溜的,有的上面还有天然的图案,花草,动物,世间万物,应有尽有,似像非像,全靠你的想象。这些村民当中,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引起伊南注意的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大约七八岁,正是上学的年龄,当天还不是周末,怎么也来浪费时光啊?
伊南正要向老贵打听,那个孩子也发现了他,三步两步跑到他面前,举着手里的一枚石头,喘了几口气,然后朝他叫道:“叔叔,买一个吧。叔叔,买一个吧。”孩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布袋,里面装有不少鹅卵石,看样子沉甸甸的,他努力挺着脖子才不至于脖子被压弯。
老贵厌恶地挥着手:“石头,去,去,去。”
那个叫石头的孩子不理会老贵,继续对我说:“叔叔,我的石头会唱歌。”说着话就把鹅卵石放在嘴边吹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仔细分辩,能听得出是《黄河谣》:
“杭州的西湖真美,
美得就像天堂的眼泪,
美得叫人心儿醉,
美不过那黄河水……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我的黄河谣。”
伊南接过鹅卵石一看,原来鹅卵石上有人为凿的孔洞。
“你凿的?”伊南问石头。
石头点点头,
老贵说:“石头这孩子聪明,可惜没用到正经地方。”
伊南把鹅卵石交给石头,转身走了。石头继续跟着,不屈不挠的样子:“叔叔,买一个吗?叔叔,买一个吗?”
伊南问石头:“石头,你卖鹅卵石干吗?”
“攒钱。”
“攒钱干吗?”
如果石头说,他要攒学费上学,伊南会二话不说把他手里的鹅卵石全买下。
不料想,石头说:“盖房。”
伊南说:“然后娶媳妇,然后生孩子,孩子长大再卖鹅卵石,是不是?”
石头两眼放光,使劲点了点头。
伊南摇摇头,转身走了。
老贵以为伊南身上没带钱,正要打算掏钱,伊南拦住了老贵。
石头见状,失望地扑向其他来这里观光的客人。
走出好远,伊南对老贵说:“不能这样,如果这样帮助他,他就以为兜售鹅卵石就能赚钱,就会没有了其他梦想。”
老贵叹口气,没再说话。
后来,伊南没少往黄河滩上跑,每次去都能遇到石头。他知道伊南不买他的鹅卵石,见了伊南也不说话,拿出鹅卵石有模有样地吹起来。嗨,你别说,这小家伙吹得还挺像回事,会吹的曲子也不少,《你家在哪里》,《谁不说咱家乡美》,等等,吹得最好的还数那首《黄河谣》。
这天,伊南把石头叫过来,问他:“你喜欢唱歌吗?”
石头点点头,说:“我都是跟电视学的。”
“你想不想当明星?”
石头眼里的闪过一丝光亮。
“我只问你想不想?”
“想。”
伊南说:“只有好好上学,将来才能唱歌,才能当明星。”
“家里没钱,上不了学。”石头耷拉着头。
伊南说:“只要你愿意上学,我资助你到大学毕业。”
石头的眼睛又跟通了电似的,亮闪闪的。
伊南又说:“不过,你的这些鹅卵石我不要,没有一点用处,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
听到这话,石头转身就跑了,把他的鹅卵石分给了那些老人。
那一刻,伊南觉得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此后,老贵问伊南为什么这样做时。“因为黄河边的石头会唱《黄河谣》”说罢,伊南轻声哼唱起来:
“杭州的西湖真美,
美得就像天堂的眼泪,
美得叫人心儿醉,
美不过那黄河水……”
唱着唱着,伊南的脸颊上淌出了泪。老贵不知道,伊南自小也是个孤儿,是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才上的大学。
选自《安徽科技报》
(1)伊南不买鹅卵石的原因有哪些?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石头见状,失望地扑向其他来这里观光的客人。
结合上下文揣摩第段画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写出“石头”当时的心理活动。
石头点点头,
(3)解读文章,可以从它的反复处入手。请参照示例,试从文中找出一组反复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示例:《孔乙》第(
(4)对于本篇小说主题的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你认为哪一个观点最准确?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主题一:赞美扎一线、为民想、做实事的基层干部
主题二:教育是脱贫圆梦的关键
主题三:知恩图报,爱意相传
答案和解析
9.【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2)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扑向”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石头像寻找猎物一样去寻找自己的顾客的情态,表现出石头渴望卖出卵石,渴望挣钱的心理。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揣摩。结合“他们卖的石头不会唱歌”,可知石头不想让那些老人听到自己说的话,打心眼里石头认为自己的石头会唱歌,最好。据此采用第一人称展开合理想象。
(3)本题考查反复及作用分析。结合第(3)段“叔叔,买一个吧。叔叔,买一个吧”,第(10)段“石头继续跟着,不屈不挠的样子:‘叔叔,买一个吗?叔叔,买一个吗’”,可知此处反复写石头提出自己的请求,表现出石头非常渴望卖出鹅卵石的心理,突出石头不屈不挠的形象。
(4)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理解。答案不统一,能说出道理即可。伊南是月亮湾刚刚上任的第一书记,上任第一天就和村主任老贵一起深入到黄河边调研,帮助石头返回学校实现梦想,体现了像伊南一样的基层干部心系百姓、切实帮助百姓,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同意主题一;月亮湾刚上任的第一书记伊南选择资助其通过读书去实现当明星的理想,防止失学儿童走向卖石头、盖房娶媳妇、生孩子、卖石头的恶性贫穷循环,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同意主题二;伊南自小也是个孤儿,是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才上的大学,他也选择了资助贫困儿童石头去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同意主题三。
答案:
(1)伊南认为买鹅卵石不是帮助石头,反而会让小孩儿没有了梦想;伊南想资助石头上学;鹅卵石对伊南而言没有用处。
(2)“扑向”写出石头像寻找猎物一样去寻找顾客的情态,表现出石头对卖鹅卵石挣钱的渴望。
示例: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到我说话,最好不要让他们听到我再说他们,我的石头这么厉害,他们的都没有我的好。
(3)第(3)段“叔叔,买一个吧。叔叔,买一个吧“和第(10)段“叔叔,买一个吗?叔叔,买一个吗?”,反复写石头的请求,表现出石头非常渴望卖出鹅卵石。
(4)示例一:我认为主题一最准确。伊南是月亮湾刚刚上任的第一书记,上任第一天就和村主任老贵一起深入到黄河边调研,遇到没有上学的适龄儿童石头后帮助其返回学校实现梦想,体现了像伊南一样的基层干部心系百姓、切实帮助百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基层干部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我认为主题二最准确。月亮湾刚上任的第一书记伊南在黄河边拒绝购买失学儿童石头的精巧鹅卵石,而选择资助其通过读书去实现当明星的理想,防止失学儿童走向卖石头、盖房娶媳妇、生孩子、卖石头的恶性贫穷循环,通过教育改变贫困现状,体现了“教育是脱贫圆梦的关键”这一主题。
示例三:我认为主题三最准确。伊南没有买石头的鹅卵石,而选择了资助贫困儿童石头去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承诺资助到石头大学毕业。文章结尾处揭开了谜底:伊南自小也是个孤儿,是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才上的大学。而这恰恰是伊南受惠于爱心人士,回报于社会的体现,表现出爱意相传的温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