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匠心》入选河南省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考前仿真试卷(有答案)

(2019-08-16 13:47:04)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分类: 爱情小小说

河南省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考前仿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侯发山

老话讲,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话一点也不假。春花原先还是个黄毛丫头,就连她父亲的那些徒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没把她放在眼里,过了二十岁生日,春花像朵绽开的花,一下子就灿烂了。

上门提亲的不少,这个来了那个走了,似乎要把春花家的门槛踩断。娘不敢拿主意,说只要闺女满意,她没意见。

父亲早几年去世了,把秤店留给了春花,女承父业,她自然要在父亲的徒弟中物色一个。

父亲生前,选择徒弟十分苛刻,从家风到人品,全方面考察,老人家中意后再举行拜师仪式。学徒期满,经父亲检验合格,觉得徒弟的手艺不丢自己的人,然后叮嘱再三才允许出师。弯一下指头算算,父亲一辈子也就收了二十来个徒弟,跟春花年龄相仿的八九个,也就是说,春花要在这八九个徒弟中选择一个作为上门女婿,有田青,二贵,吴福,等等。

这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老实讲,对田青几个,春花心里也没底,决定考考他们。店铺是祖传下来的,有一副对联,遗失了下联。春花说,谁要能对出下联,算是过了第一关。

不只是田青的师兄弟,方圆百十里的人,早就知道这副对联,有文人骚客专程赶来,没有一个人能对出来,太难对了。上联:老秤一斤十六两。横批:天下太平。老秤是指古时的秤,当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秤杆上每表示一斤就有十六点秤花,每一点表示一两。可别小看小小的秤花,还是有讲究的:七颗星代表北斗七星,六颗星代表南斗六星,还有三颗星是福、禄、寿三星,为的是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一斤和十六两都是数量词。这两者限定了数量关系,一个数目限定了另一个数目是相等的一个关系。而老秤的来历是典故,暗含秤主要的用途是不短斤少两,有童叟无欺的意思,所以横批天下太平的意思也就来源于此,不然斤两不够,必然惹起事端,就不太平了。

田青师兄弟,在没有进店的时候,就没少琢磨这副残联,害怕师傅提起这个话头。现在春花既然出了考题,是骡子是马总得遛遛,要不,过了这个村也就没这个店了。

田青说,象棋半副二八颗。

二贵说,新春一年十二月。

吴福说,仁德百世万千年。

春花没有一个中意的。她虽不知道正确答案,但认为这些下联还缺点什么,没有祖辈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一个徒弟,名叫秋实,平时木讷,老实。他对春花说,师傅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所以,我对的下联的是匠人良心重千钧

春花两眼一亮,觉得秋实对的还在点子上。

这只是第一关,春花还要进行第二关的考验,就是微服私访,暗中打听田青师兄弟的技艺。

县城就这么大,用秤来做买卖的就那么多家,这些秤也都出自父亲的徒弟之手。走进一家店铺,春花先看秤,看做工,验精度,然后问问人家秤是谁做的,多少钱买来的。有田青做的,有二贵做的,有吴福做的,也有秋实做的……真不愧是父亲的徒弟,春花愣是没瞅出毛病来。

田青这天来找春花告状,说秋实的老娘舅在临县偃师县城开了一家赵家米店,原来生意不景气,在秋实那里订做了一杆秤后,生意做得很是红火。田青怀疑这杆秤缺斤少两,不然,生意不会这么好。

春花便来到偃师县城,通过打听,得知原来这里有六家米店,只有赵家米店生意萧条。后来不知道啥原因,近两年生意特别火爆,大有吞并其他米店的意思。

春花就到店里买了五斤米,私下称了称,竟多出了整整一两!春花向县城的老百姓打听,他们都说,赵家米店斤两足,都愿意到这家店里买米吃。

春花又到店里看卖米的那杠秤,看到秤确实出自父亲徒弟之手,因为秤上有祖传的记号——在秤尾处用细铜丝掐上了一个心形图案,之所以这样做,一是用来平秤,二是时刻提醒做秤人和用秤人要讲天地良心!春花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发现这杆秤的心形要大一些,所以,每卖出一斤东西要多出两钱。

春花的脸上洋溢出笑意,心里有了自己的选择。回到家,春花把心里话告诉了娘。

娘沉吟一下,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那个了。

春花不以为然,说,娘,匠人不但要有匠心、良心,还得有爱心。

洞房花烛夜,新房里传出了新郎新娘的悄悄话:

舅舅说自己生意不好,让我给他做一杆秤,每一斤少两钱。毕竟是自已的舅舅,我想来想去,就把那个图案做大,每卖一斤东西就多了两钱……”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2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写父亲生前收徒要经过从家风到人品全方位考察才能拜师,经过检验合格、叮嘱再三才能出师,后文田青师兄弟个个都技艺精湛,与这些内容形成了照应。

B. 春花在选择上门女婿这一终身大事上很慎重,她设计了对残联和暗中考察两种形式,可以看出春花是一个聪明稳重、善于观察、独立决断的姑娘。

C. 田青找春花告秋实的状,怀疑秋实做了杆缺斤短两的秤帮助老娘舅,引出了后文春花求证的情节,进而通过写秋实做秤表现他的匠心、良心与爱心。

D.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秋实在洞房花烛夜道出原委,他为帮助舅舅摆脱生意窘境,故意将秤上的心形做大,这正是秋实通过春花考验使用的方法。

8. 小说为什么要详细介绍老秤?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春花父亲虽未正面出场却形象分明,请简要概括其形象特点和作用。

【答案】7. D  

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D项,这正是秋实通过春花考验使用的方法错误,由小说中提到的原来这里有六家米店,只有赵家米店生意萧条。后来不知道啥原因,近两年生意特别火爆,大有吞并其他米店的意思”“新房里传出了新郎新娘的悄悄话:舅舅说自己生意不好,让我给他做一杆秤,每一斤少两钱。毕竟是自已的舅舅,我想来想去,就把那个图案做大,每卖一斤东西就多了两钱’……”可以看出秋实并不是使用方法去通过春花考验,而是有爱心。故选D

 8. 老秤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小说的情节;表现了以春花父女为代表的匠人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揭示出对匠心、良心和爱心的歌颂。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为什么要详细介绍老秤?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明确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从小说情节结构来看,老秤是文章的线索,从文中来看,父亲早几年去世了,把秤店留给了春花,女承父业,她自然要在父亲的徒弟中物色一个……”,可见老秤贯穿小说的情节,而且文章的主要情节都与老秤相关;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师傅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表现了以春花父女为代表的匠人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写了很多与老秤相关的情节,如老秤是指古时的秤,当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秤杆上每表示一斤就有十六点秤花,每一点表示一两。可别小看小小的秤花,还是有讲究的:七颗星代表北斗七星,六颗星代表南斗六星,还有三颗星是福、禄、寿三星,为的是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老秤的来历是典故,暗含秤主要的用途是不短斤少两,有童叟无欺的意思,揭示出对匠心、良心和爱心的歌颂。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9. 春花父亲为人正直、注重人品;他带徒弟非常严格、负责任;他善良、注重职业道德。春花父亲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他的正直善良和注重职业道德衬托了春花的形象特征。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内容,如本题春花父亲虽未正面出场却形象分明,请简要概括其形象特点和作用,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并分析其作用。首先,概况人物形象。从父亲生前,选择徒弟十分苛刻,从家风到人品,全方面考察,老人家中意后再举行拜师仪式可以看出,春花父亲为人正直、注重人品;从学徒期满,经父亲检验合格,觉得徒弟的手艺不丢自己的人,然后叮嘱再三才允许出师可以看出,春花父亲带徒弟非常严格、负责任;从师傅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可以看出,春花父亲善良、注重职业道德。然后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即春花父亲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具体作用和对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师傅在世时常说,做的秤一头是货物,一头是良心。所以,我对的下联的是匠人良心重千钧。春花两眼一亮,觉得秋实对的还在点子上春花父亲对女儿的婚事起了重要影响,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从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来看,春花父亲的正直善良和注重职业道德衬托了春花的形象特征。

【点睛】鉴赏艺术特色题,须了解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表现手法(次之);表达方式(其次);文章章法;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思考分析时要做好两个结合。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四、写作(6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