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安国:复杂人性的新鲜脸谱

(2018-05-31 14:31:27)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复杂人性的新鲜脸谱

曹安国

读罢侯发山先生发表在《小说月刊》2018年第6期上的小小说《火眼金睛》,品味再三,认为这是作者又一篇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火眼金睛》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善恶有报比较老套的故事,但为我们刻画出了一张复杂人性的新鲜脸谱。

 先从故事说起。大高是本文的主角,从正面看,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他非常清楚表演“火眼金睛”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从爱护他人出发,不忍心将该技艺轻易传给徒弟阿三。得知阿三在暗中偷偷学艺,当阿三的父亲来看望儿子时,便鼓励阿三在他父亲面前露一手。阿三表演失败受伤,明知是因为阿三他爹妒忌怨恨自己,偷梁换柱致使亲骨肉阿三双目失明后,大高又表示要养活他一辈子,传他几样杂技艺术,作为阿三终生的饭碗。如此做人,真称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心地良善的好师傅!但是贯穿全文反复去看,谁敢不承认大高本身就是思想狭隘,真的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试想,“火眼金睛”这么危险、这么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大高去鼓励向来没有实战过的徒弟阿三上场表演,谁又敢不认为是大高看穿了阿三父亲老树的鬼把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城府如海、心机阴暗地有意为之呢?只能说,侯先生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故事,给我们开发了一片对复杂人性想象的极大空间。

再说本文的取名。本文的取名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标题《火眼金睛》既指一种杂技艺术,又暗示大高心明眼亮,能够洞察一切,识透人间魑魅魍魉。主角名大高,正面看真的是形象大高,反过来说整治人的手段也是伤人不见血——大高啊!老树暗喻“老鼠”,这是一种生活在阴暗环境里的畜生,人见人厌,我们本土方言形容小人时就说他“老老鼠鼠”,文中老树的作为也确实是老鼠秉性,最终导致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害苦了儿子。至于阿三,本就是印度泊来货,阿SIR的音译,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意味的称呼,上世纪初传入“十里洋场”的上海,而上海话中与""相关的词汇(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多为贬义词,以此便知阿三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人物,终究不会成就什么大气候。通过这些取名也可见作者用意之深。

综上所述,《火眼金睛》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刻画出了一张复杂人性的新鲜脸谱。虽然在过去的艺术画廊里也不乏此类形象,但本文中的大高还是具有鲜明复杂个性特征的“这一个”。对于这样的小说,只做简单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