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小说编读杂记 [转载]小小说编读杂记](//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今年1月起,负责《东京文学》小小说栏目“阅微堂”的编辑工作,几个月来,从选稿到编稿中,从中得到了不少感悟,但这些感悟是点点滴滴的,遂将其记下来。
(一)
小小说写什么?我的答案是:写生活。那些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就是小小说的最好素材。因此,我在选编小小说时,总是将目光盯在那些有生命力的生活故事上,因为这些故事经过小小说作家的艺术处理,便成了一件精美的玉器。
比如著名小小说作家刘建超笔下的燕燕,她是一朵娇美的军旅之花,纯洁而高尚。但所有这些,都不是作家想要表现的。透过这个简洁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是失去双腿后燕燕的精神毅力,这正是军人的风格——永不倒下。在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多么需要重塑这种精神啊!
《第十五个》是著名小小说作家秦德龙的新作,写的是一位少女刚刚成年却被犯罪团伙控制即将走向魔窟的过程。作品里几乎没有对话,全是少女的心灵独白。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弱者的无助和恐惧,也让我们看到了法治的威严(当然这是结果)。《第十五个》与其说是一篇高质量的小小说,不如说是一篇精美的新闻特写。
(二)
有些东西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看得你眼泪婆娑。这就是小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比如著名小小说作家红酒的新作《紫记儿》,这个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有情人未成眷属,但到了作家红酒的笔下,却变得委婉动听,千曲百转。也许,在封建王朝里,平民百姓的命运只系于皇帝老子一人的喜怒哀乐,多少能工巧匠集中于京都,为一人打造着神奇;多少神仙美人儿,集合于红墙之内,演绎起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紫记儿宁为玉碎的气节,神化为一种品质,像竹子,如竹林,让人们时刻能感受到她那不畏强势而抗争的勇气,也让人为这位古典美女的所为所感动。
著名小小说作家侯发山笔下的《醉驾》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小小说,表面上写的有些荒诞,却折射出母爱的大道理。是啊,在行车安全大于天的今天,不光有马路警察严厉禁酒检查,还有母亲们、家人们的担心。警察的严厉和母亲们的担心,都是为了人们能够更幸福地生活着。所以,我们看到这位母亲,为了不让儿子再酒驾、醉驾,居然以酒试身,创造了看似笑话却充满了母爱的情景剧。
(三)
单篇小小说是一朵花,一组小小说便是一束花。杂志上的一组小小说,也像一束花儿一样,如果全是白色的或红色的,就有些单调,如果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组合在一起,那就好看得多了。于是,我就希望这些小小说千姿百态。
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官场上的酸甜苦辣咸、生意上得意与失意、爱情中的情感纠葛、乡村中打情骂俏,都是五颜六色的小小说素材,它们集合在一起,真是一束美丽的花朵儿,几十年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再去看它,就成了文化。
(四)
有人说小小说是坐井观天,其实坐井观天也正是小小说的风格之一。因为篇幅短小,不可能像中篇长篇那样洋洋洒洒。只是观的“天”立意高,特点突出,观出“天”上最精彩的地方,比如五彩云、比如闪电,那这个“观”就有了“点”,就能成为一篇成功的小小说。
编过一篇河北作者的小小说《练歌房里的红歌声》。当今,人们唱情歌、唱通俗歌曲似乎成为一种主流。而一群老人却偏偏到练歌房里唱红歌,引得所有包间里的人都出来欣赏。这一现象不仅是一代人内心深处的记忆,更应是世人感情的回归。作者在生活之“井”中,观到了生活之“天”,这天上正好有格调高雅、引人入胜的情景映入了他的眼帘,他写出来的小小说能不令人眼睛一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