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鱼禾长篇小说《情意很轻,身体很重》研讨会

(2011-05-24 21:34:59)
标签:

转载


    3月1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文艺出版社与郑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鱼禾长篇小说《情意很轻,身体很重》研讨会在河南省文学院隆重举行。李佩甫、郑彦英、南丁、孙荪、张宇、王守国、单占生、陈枫、李静宜、何弘、马新朝、墨白、乔叶等20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了研讨会,围绕这部小说创作的主体、叙述、文体、对象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探讨。

 [转载]鱼禾长篇小说《情意很轻,身体很重》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情意很轻,身体很重》在主体、结构和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对小说叙事传统的颠覆,在思辨和文本探索的意义上对河南小说创作有着值得关注的贡献。李佩甫认为,这是一部有灵魂、有个性、有方向的小说,语言质感非常之好,有些句子很烫眼,外在形式松散而内在肌理紧密,是近年所阅年轻作者中感觉最好的作品;倘若在小说建构上再做扎实的努力,可以走得很远。郑彦英认为,鱼禾的小说让我感到惊喜,小说语言非常引人,阅读感不是靠情节而是靠文字本身、靠思想带起来的,这让我注意到,一批学者化的作家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积累基数很大,顺手拈来即成境界,素面朝天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南丁说,鱼禾小说涉及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她有她自己的方向,主人公是个爱情完美主义者,拒绝世俗的东西;我认为鱼禾在结构上的随意是有意为之,有这种想法就这样展开,很好;鱼禾的语言是经过专业的文学训练的,很到位。张宇说,这是一部自觉背叛传统叙事方式的作品,也是值得拿来争论的作品,是从自我出发的表达,语言是现代的、知性的、高度自觉的叙述,呈现了当代精神生活的真实性,这部小说在河南出现,特别难得。何弘认为,鱼禾的写作是一种面向自我的、自在的写作,相对于当下许多小说精神向度的缺失,这样面向灵魂的写作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与会专家还就小说在结构、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情意很轻,身体很重》为鱼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10年9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由著名作家李洱作序,并引起谢有顺、耿占春等著名评论家关注。谢有顺认为:“这是一部个性卓异的小说,也是作家凝视内心和纷乱人世的精神自传。鱼禾以不苛不饰的坦率与内省,披沥那些心痛的往事与情感的暗角,这些人生的创伤记忆,或许我们大都也经历过,但作者的笔力所呈现的,是那些表象背后的深意,那种斑驳的无法追想的因由。这种极具智性的书写,有着令人惊讶的赤诚,它在自审与他审的交融中,实现了与不安的灵魂的深度遇合。”耿占春认为:“鱼禾的小说融故事与思索为一体,抒情与反讽为一炉,表现了另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揭示了使生命的意义与尊严变得很轻的另一端的那些沉重的东西:爱会使人从容自信、蔑视命运,而欲望却使人们屈从于物质的重力。不幸的是,总是有过多的欲望悄然介入爱,在现代社会,人们形形色色的情感故事总是从神话开始,到垃圾结束。所幸的是,鱼禾的叙述却保持着自由的精神向度和语言自身的诗意。”

 [转载]鱼禾长篇小说《情意很轻,身体很重》研讨会   

    谈及这本书与自我经验的关系,鱼禾说:“真正的写作意味着深刻的自我涤荡,但并非依照自传的叙述秩序把私人生活和盘托出。内心的成长与变迁自有其幽微隐秘的逻辑,它涉及自我,亦涉及观照;涉及实在,亦涉及假设。理解人性中深刻的绝境与冲突,克服人生无可转圜的局限,是唯有写作才可能赋予我们的自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