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和秦观诗二首
(2024-11-22 10:06:46)
标签:
情感文化 |
和秦太虚《赠女冠畅师》
落花啼鸟情无移,奉道忘俗蕴不生。
四时烟景寻常色,三昧青眉终日静。
【注解】
情无移:无移情,不为情所动。
蕴:佛教语意为荫覆 。也译作“阴”,如佛经以色、受、想、行、藏为五阴,也作五蕴。
俗:红尘俗世。
烟景:美丽的景色。参见唐·李白《春夕》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也译作“三摩地”、“三摩提”。参见宋·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妙真、普济﹞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绩而嗣忠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
青眉:女道士雅称,参见韩愈《华山女》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释义】
宁静的春日,落红满地,啼鸟鸣啭。喧者自喧,寂者自寂,畅道姑不为所动,任其自落自啼。
畅道姑既如此真心诚意地忘情尘俗,潜心奉道,心中从不生起五蕴。
她从未因韶华的凋零而产生过惆怅之情,所以四季美丽的景色在她眼里不过是寻常景色,引不起感情的波澜。她照常全神贯注地焚香祭祷。
暮春尚且如此,其他季节更不言而喻了。她终日坦然,宁静,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
和秦太虚《秋日三首》其二
静观秋虫吐丝绳,品茗课儿轩豁明。
俗物不解真童趣,三谢淡泊流丽中。
【注解】
秦太虚: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品茗:喝茶。
课儿:意思是教育督促儿子读书。参见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钱大昕 诗:“小楼一灯青不摇,课儿夜诵声咿咬。”
轩: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参见宋·陆游《小轩》“砧杵声中去日遒,小轩风露一帘秋。人间走遍心如石,分付寒螀替说愁。”
俗物:意思是对世俗庸人的鄙称。参见明·唐寅《惜梅赋》:“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不解:不懂,不理解。参见唐·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三谢:南朝宋名士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南朝齐诗人谢朓的合称。
【释义】小轩风定, 在安静的秋日,静静观看青虫相对吐丝,好不自在。
在明亮的书屋中,碾茶烹茗、饮罢呼儿课诵《楚词》,闲适情趣犹好。
迷醉于青虫吐丝的小天地中,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简直忘掉了荣辱得失。这种儿童纯真情趣,是眼中唯见财与势的俗物所无法理解的。
南朝的谢灵运、谢慧连、谢眺三位名士能够在俗世的繁华之中保持一份淡泊之心,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他们通常有一种深刻的领悟,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意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他们的诗文是和这种朴素清新,闲雅而有情致的纯真生活气息密不可分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