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企圈钱潮又临险峰

(2009-09-13 11:28:28)
标签:

房产

楼市

分类: 企业发展:死去活着与做大

房企圈钱潮又临险峰

 

近段时间,房企大规模融资成为业界谈资。比如,万科拟通过公开增发募资112亿元;再如,恒盛地产、恒大地产也正摩拳擦掌,计划在香港IPO募资百亿左右。撇开银行信贷及动辄几百亿的授信不谈,今年房企光是从资本市场所圈之钱,可能将达千亿之巨。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企大规模融资无可厚非,况且在房地产直接融资比重偏小,对银行信贷过度依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大笔资金,属于股权融资,按理还应大加鼓励才对。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是这理儿。

 

笔者想谈的是,此举对行业的短期影响,以及透过这一现象研判市场走势。需要指出的是,这有点像2007年“小一号”的翻版。2007年股市、楼市皆出现非理性繁荣,大型房企出现了“大笔融资、高价圈地、高价卖房、再融资”的游戏。只是相较而言,本轮的疯劲儿稍逊于上一轮。

 

2007年的股市达到历史高点,沪指为6124点,今年股市持续7个月上涨,但8月4日的高点区区只有3478,之后一个月又大跌二成。今年楼市成交活跃,房价快涨,7月全国70个城市房价环比涨幅为0.9%,而2007年最高月份这一指标为1.7%。另外,今年部分城市也有地王出现,整体而观,与2007年仍逊色不少。2007年碧桂园、SOHO中国、远洋地产等在香港IPO,皆圈钱超百亿,今年30余家正在A股和H股排队的房企,恐难再现当年辉煌。

 

不管如何,上千亿的融资,对行业和市场影响不容小觑。首先,企业巨量融资后,必然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量,进而通过较长的产业链条,拉动经济增长。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增长11.6%,比去年同期回落19.3个百分点,而1-7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4%。显而易见,今年房市繁荣,而开发投资增幅并不大,还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其次,开发商融资后,大部分钱会用来增加开工量和购置土地,无疑会增加住宅供应。今年以来楼市的主要矛盾,便是商品住宅供不应求,这也是房价快速上涨的根源。其实,放开视野可知,2004年之后,历年的全国商品住宅市场都是供不应求,即使是在市场不景气的2008年亦如此,所以2008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价格依然同比上涨了6.5%。今年1-7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3.85亿平方米,而竣工面积只有2.09亿平方米,供求更加失衡,房价不上涨才怪。

 

中长期来看,融资、购地、建房、卖房,是水到渠成的事儿。然而,短期却不一定如此。症结在于整个房地产开发业,存在颇为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1998-2008年间,开发企业购置后没有开发土地,累计达12亿平方米,并且每年的土地购置量皆大于开发量。巨量土地闲置的原因,既有拆迁难、调规划等政府因素,也有囤地、经营困难等企业因素。2005年以来中央三令五申严查闲置用地,效果却不咋样。今年以来,广州、深圳等地国土部门向晒太阳的地王开刀,近期国土资源部连下两道“金牌”,监战各级国土部门查处批而未开用地。看来,房企囤地的难度越来越大。

 

再次,很多人关心地产商巨额融资对房价的影响。中期而言,有助于稳定房价,随着市场供应的增加,能够缓解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短期来看,却没这么乐观,其对房价的影响基本呈中性,略偏空。企业降价促销的原因一般有二,一是资金紧张,影响企业运营;二是通过薄利多销跑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属于市场竞争的一种战术。只用了半年时间,很多房企已经完成全年销售金额指标,又从外部圈了这么多钱,即使半年内市场晴转阴,销售遇阻,多数企业也不会降价促销。

 

最后,透过现象看市场变化。当房企大肆从资本市圈钱的时候,极可能意味着楼市将要触顶。任何一轮房地产增长期,一般都会经历一个过程,依次为:房屋成交量上升,房屋价格上涨,土地市场活跃,地价上涨,地王出现,房价加速上涨,地产股受到追捧,企业上市或增发融资,继续高价拿地,房屋成交量触顶,价格到达高点。

 

所以,当地产商有条件去资本市场大笔圈钱的时候,股市和楼市往往已接近或步入最繁荣的区间。2007年6月-12月期间,圈钱、抢地、高房价三者的表演尤其典型,而当年股市高点出现于10月,全国楼市成交量拐点出现在11月。今年6月-8月,同样出现了这一现象,只是繁荣度稍低;8月4日有可能成为年内股市高点,而楼市成交量的拐点已提前现身,多数城市出现在6月或7月。

 

本文刊发于东方早报

已推荐到房产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市场经济铁定催生新地王

已推荐到房产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上海房价的“三涨两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