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购房指导:买房和投资故事 |
眼下还敢买房吗
今年春季以来,随着房屋成交量的持续上升,房价亦出现了由跌转涨的“拐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而之前这一指标曾连续负增长7个月。其后,涨幅加大,6月已扩大至0.8%。这一涨幅已超过2006年5月和2007年4月的0.7%的涨幅。宏观经济依然没有全面复苏,房价为何会脱离基本面,一枝独秀?
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去年下半年各地纷纷救市,中央也于10月出台减税和降房贷首付、利率的措施;二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年初,很多开发商采取降价策略,刺激了需求;三是去年市场异常低迷,自住需求受到抑制,而其中的刚需难以长时间被压制;四是去年很多项目停工,今年需求增加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
今年以来,住宅需求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3月份以刚需为主的自住需求释放,这是合理健康的市场复苏;3、4月份改善需求明显入市,但随着价格的上涨,价格弹性较大的刚需开始观望萎缩。5月以来,部分投资投机需求入市,尤其是以温州客为典型,频频现身于沪、杭、深等大城市,炒房现象死灰复燃。投资投机的特性是追涨,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新一轮泡沫正在吹起。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投资投机需求为何不惧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低迷,此时勇于进入楼市。有人说,正是2008年9月升级后的美国金融危机救了中国楼市,并非全无道理。为了经济增长“保八”,去年11月我国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今年上半年广义货币增速高达近26%,信贷狂增7万多亿,双双创了近十几年的记录。
流动性过剩,必须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许多富裕阶层为了保值、增值目的,而投资房产;另外,由于实体经济尚未复苏,部分企业主不敢在主业增加投资,于是把资金搬进了股市和楼市。因此,虽然目前我国CPI、PPI已持续数月负增长,但包括股票和房子在内的资产价格已飙升,通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不该购房。关键取决于对后市场判断,这又取决于政策变化。一方面,经济尚未走出低谷,温总理近期明确表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变化,住宅消费对保增长很重要;另一方面,房价越来越高,民怨越来越大,稳定房价势所必然。笔者认为,近几个月内(至少三季度),政策不可能大变;但四季度或明年则很有可能出台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政策。
因此,笔者按需求种类分别有四种建议。对于短线炒房者,依然可以入市,可要谨慎从事,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对于长线投资者,基本不必担心,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地段较好的、品牌性楼盘;对于改善需求者,不宜追涨,尤其是应避开近期涨幅过大的区域和楼盘,可能已出现泡沫;对于首次置业者,多数原来预算已追不上房价,不妨观望几个月,房价还会有所回调。
本文刊发于财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