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企业发展:死去活着与做大 |
“地王”频出,开发商该悠着点
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日子明显改善,最明显的证据是拿地热情开始高潮,各地土地市场颇为热闹,溢价成交成为主流。甚至部分城市重新出现“地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楼市已经过了最坏的时点,但还没有走向调整期,企业扩张,还须悠着点。
目前企业三大生存特征
1、资金紧张局面缓解:楼市回暖,销售资金回笼加快,银行信贷放松,
2、由收缩转为扩张:去年绝大多数企业采取收缩战略,今年开始慢慢扩张,自3月开始,土地市场复苏,大型房企拿地积极性提高,甚至出现新的地王。另外,增加新开工面积。
3、逐步调高楼盘定价。受成交量高涨,需求旺盛驱动,从3月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上调楼盘价格。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增幅在持续7个月的负增长后,于3月逆转为正增长,并延续至今。
当前企业的五大发展对策
1、不宜过度扩张。宏观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尤其是出口持续大幅负增长,经济回暖之路可能存在波折。与之同步,房地产业的回暖基础尚不扎实,春季回暖势头属于短期现象。未来走势存在变数,企业应采取谨慎扩张态度。
2、适度增加土地储备。去年很多企业拿地较少,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利用目前地价比2007年较低有利时机,适量增加土地储备。
3、保持相对宽松的现金流。经济调整还没有结束,楼市成交或许重新回落,企业应减少负债率,保持相对宽松的现金流,以免应对不测局势。
4、定价策略差异化。针对投资投机需求集中的高档项目,利用其追涨特性,可以适当的提价,谋求单个项目利润较大化。对中低档住宅项目,提价要特别谨慎,普通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弹性大,宜采取低开策略,视市场变化而调整后续价格。
5、区域拓展向中西部倾斜。东部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区域,比如今年一季度上海GDP增幅仅有3.1%,楼市所受影响也比中西比部大。另外,东部少数大城市住宅价格明显偏高,继续上涨可能重新制造泡沫,后市场在下跌风险。而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则无此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