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障性住房绝不能沦为“豆腐渣”

(2009-06-11 09:08:20)
标签:

住房保障

分类: 住房保障:住宅产业主旋律

保障性住房绝不能沦为“豆腐渣”

 

“5.12”汶川大地震,已届一周年,不禁想起去年关于“豆腐渣”工程的质疑与讨论,遗撼的是至今没看到相关部门的鉴定报告。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意大利也发生了地震,相比8.0级的汶川大地震,前者不过6.3级,却同样使震中拉奎拉市房屋损毁惨重,其中拉奎拉大学尤甚,而后者倒坍惨重的同样是学校。

 

震后发现,拉奎拉市的很多房屋当年建造时都不符合应有的防震标准。由此可见,建筑质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尤为突显。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的通知》,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对象包括在建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住宅工程,其中住宅工程检查的重点是各类保障性住房。

 

审计部门也没闲着。5月1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公布了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公告说,审计署将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等问题的揭示和查处力度,其中包括建设“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笔者认为,对建筑工程采取监查和审计措施,是非常必要和急迫的。我们绝不能坐等地震——这种惨酷的手段来检查建筑质量。必须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介入,以防患于未然。当然,目前还有另外一个特殊背景,四万亿投资计划,使各地大兴土木,其中不仅包括“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建,也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用房建设。

 

在“保增长、扩内需”的紧迫形势下,本轮投资建设力度之强、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少见,全世界亦罕有。在此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官员腐败和豆腐渣工程问题。按住房与城乡建设部“9000亿安居房投资计划”,未来三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将新建600万套,如何确保此类涉及民生工程的建筑质量,不单单是安全的问题。

 

另外还有建筑寿命,以及销售与利用问题。首先谈谈建筑寿命。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的“131号文”提出,未来三年将进行240万套棚户房改造。另外,近年各大城市旧区改造无不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上海自2001年以来每年拆除400-800万平米住房(其中包括重大工程拆迁)。政府为什么费钱费时费力的拆除旧房,重要原因之一是房屋建筑寿命已尽,既有损市容、妨碍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居住需要。

 

法律规定,我国商品住宅的产权为70年,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住宅能“活50岁”就不错了,目前大城市中被列为旧改对象的住宅,相当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建造的。其实,看看上海的很多工人新村就明白了,许多80年代的建造的住房已经破旧不堪,更别提室内功能布局上的落后了。

 

其次,有必要分析一下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与闲置问题。与廉租房不同,经济适用房是用于销售的,按规定“成本+3%开发利润”的定价,使其价格低于同地段商品住宅40-50%,可事实却证明并非全是抢手货,很多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购标准的家庭,并不笑纳政府的好意。或者即使买了,也长期空关,宁可在市区租房。比如在上海外环以外的宝山顾村、嘉定江桥等市属配套商品房(属保障性用房)基地,近几年交付了200多万平方米住宅,但入住率不高、房屋长期空关现象严重。

 

原因何在?除了此类项目选择偏远、交通不便、配套不全等因素外,建筑质量低下是重要的一条。在很多城市中,经济适用房建筑外观特点鲜明,一看就是贫民聚居区。认购不积极和空关率偏高,既与政府的意愿相悖,又造成资源浪费,更让人担心30年后,这些房子的破损程度导致其丧命“旧改”——果真如此,则经济适用房未免太不“经济”了。

 

历史只能用来镜鉴,现实只能用来反省。面对眼下各地轰轰烈烈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潮,如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乃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此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行动,以及国家审计署加大对“豆腐渣工程”的揭示和查处力度,恰如一场“及时雨”。但仅靠检查似乎又不够。若能提高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管标准,或以优惠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企业提高相关标准,则更有利保障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比如,近几年上海市大力推行重大工程和旧区改造安置房项目的“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通过政府施压而有效提高了保障性住房的建筑质量。这一思路值得各地借鉴。

 

 

本文刊发于中国房地信息

已推荐到房产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限价房该判“死刑”了

已推荐到房产博客,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房价难压,只能先帮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