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楼市繁华恐难持续
(2009-05-08 08:58:47)
标签:
房产 |
分类: 市场风云:洞察大势看未来 |
“五一”楼市繁华恐难持续
这个“五一”,楼市有点“人来疯”。全国房展会遍地开花,热闹场景随处可见。上海浦西和浦东规模空前的同时举办了两场,如同“双龙戏珠”,而参观总人数居然超过21万。其中浦西“假日楼市”参观人次达17万,意向成交金额19.2亿元,皆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总是风云变幻,由今年一月的萎靡不振至当前的繁华如梦,不过区区三个月时间。从自然界季节轮回观察,正好经历了严冬至暖春的更替。那么,“五一”楼市的狂热,到底是本轮反弹的繁荣顶点,还是继续冲高过程中的接力站?这是业内外不得不思考的一个诡秘命题。
回顾本轮楼市反弹,不期而遇,来势汹汹。以上海一手纯市场化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为证,一月约为50万平米,二月约为80万平米,三月为153万平米左右,四月约为188万平米。回顾楼市疯狂的2007年,这一数字由同样是80万平米的二月开始持续攀升,5-9月持续超过200万米,其中顶点是六月份,达到266万平米。
房展会情况直接反映出楼市的需求形态。2008年五一假日楼市的参观人次仅8万,2007年十一假日楼市参观人次升至13万,而这个五一则高达17万人,说明近一年来购房需求经历一个慢慢积蓄的过程。其背景是,2008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只有900万左右,而2005-2008年近四年的历史均值为1500万平米。因此,笔者认为,楼市出现“春季攻势”,完全是被压抑的需求,在政策和卖方降价双重利好下的合理释放。
那么,这种释放能持续多久。部分人认为,以上海为代表的部分城市、甚至全国楼市,会出现2007年的极度繁荣。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从外部环境看,2007年国内外经济一片红火景象,而目前却是哀鸿遍野,甲型H1N1流感无异于雪上加霜。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全球金融体系十分脆弱,市场信心尚未恢复,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短期内复苏的希望十分渺茫。国内经济虽然显露复苏迹象,但回暖前景难测,极有可能重蹈1998-2001年“W”形轨迹之覆辙。
从成交量分析,2007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090万平米,除非接下来的8个月月均成交量保持在200万平米以上,否则2009年楼市繁荣度难与2007比肩,而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为零。其实,笔者更倾向于认为2009年上海楼市形态与2006年相似。2005年下半年,在“国八条”打压下,上海楼市出现快速下行,2006年也出现了类似于今年“小阳春”,5月成交量为210万平米,为年度高点,之后调头向下。
因此,如果一定要预测,则今年五月份,有可能成为上海商品住宅年度成交量的高点,悲观一点话也有可能同比四月出现小幅下跌。而整个下半年,上海市场将维持低位振荡格局,月均成交量可能保持在130万平米左右。其实,随着近两个月房价明显上涨,五一房展会参展人数虽众,但很多人表达出观望情绪。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4.8%的受访者更关注单价在万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楼盘,说明依然是刚需在主导市场,中低价楼盘购房者对房价敏感度很高,价涨则必然导致量缩。
除非改善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能接过“接力棒”,继续源源不断的入市,否则很出现真正牛市“追涨杀跌”的现象。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北京亦如此,三月北京和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增幅高达九成左右,而四月同比增幅仅二成,而北京近两周的成交量持续下跌。由此证明,市场需求显露身处高位、体力不支苗头。目前部分北京开发商已加快开盘、促销节奏,五月首周正掀起新一轮的开盘促销高潮。
全国情况亦相似。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8.2%,四月份的数据肯定是继续增加;与之相适应,三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价格出现连续七个月环比负增长后的首次正增长,四月环比增幅可能超过三月的0.2%。然而,随着价格的上涨,需求将有所回落,从而导致开发商被迫重新降价促销。所以,今年下半年,全国房价很难持续增长,更有可能出现盘整甚至小幅小跌。
本文刊发于东方早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