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发券救市是好事

(2009-04-17 11:45:53)
标签:

购房消费券

救市

房产

分类: 地产时评:凡事麻辣烫一下

政府发券救市是好事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终于可以发行债券了,虽然暂由中央代发,毕竟艰难的迈出了第一步。如今,居然有地方政府出面发行购房券,这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从未有过。此举意味着什么?

 

近期,各地春季房交会都在轰轰烈烈的举行,在经历去年楼市低迷和今春反弹之后,搞活市场成了摆在很多地方政府案头的头等大事。比如,4月16日开幕的南京房产春交会,市政府主办的组委会向民众推出4万张购房消费券,一套面值为6000元,采用实名制派发,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领取2套,总面值达1.2万元,并规定4月30日前购房有效。

 

经济低迷之际,政府发放消费券鼓励老百姓花钱,以扩大社会需求,这在发达国家很常见,比如前段时间日本和我国台湾省都曾向民众派发消费券。去年杭州也在国内出了把风头,政府向市民发放消费券,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于是今年初又加码操办旅游券,而且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扩大到上海等周边城市发放。

 

至于购房消费券,并非什么新鲜事儿。去年下半年以来,搜房网、焦点房地产网、新浪乐居等网络媒体,以及武汉长江日报等部分纸质媒体,都曾组织并推出过购房消费券。面额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与一批楼盘达成了合作协议,而且已有成功案例出现。然而,之前尚未出现过由政府组织发行的购房消费券,因此南京市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通过发放购房消费券,对促进市场回暖有推动作用。春节过后,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有所反弹,但目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成交仍然不够活跃,另外还有房价偏高的制肘,反弹行情究竟能够持续多久,政府和企业心里都没底。在此形势下,只要是有利于促进成交的,不管出于何种目,不管是什么方式,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从开发商角度分析,接受购房消费券是有利的。在目前楼市形势下,绝大部分开发商都有促销的需求和压力,而赤裸的降价不仅有损品牌形象,更使那些分期开发、前期高价售房的项目面临前期业主闹退房、要求补差价的尴尬局面。购房券由第三方发放,从而使开发商找到了一个变相降价的路径,在应付退房业主时也多了一种说辞。

 

然而,从组织方的性质上分析,政府和媒体存在较大差异。由媒体出面派发购房券,囿于其与开发商沟通谈判的能力有限,活动组织水平不高,规模受限,很多企业未必乐于参加;房企即使参加,也可能提价之后再让购房者抵用消费券,如此这般,则房价并未有实质性的优惠,最终所谓的让利还是“羊毛出在购房者身上”。因此,本质上是一种“零和游戏”,而媒体只是除购房者、开发商之后,新增加的一个游戏伙伴,而“游戏经费”并没额外增加。

 

而像南京这样由政府出面组织,利用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操控力促使更多的开发商加入到让利的阵营中来,从而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更有利于使购方人真正获得消费券带来的“额外优惠”。在这种利好因素刺激下,虽然南京购房消费券的面值并不很大,但对于那些自住需求者,尤其是近期打算入市的刚需购房人,总归是了胜于无。

 

另外,南京的做法中还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组委会提前与各参与活动的开发商签订承诺书,承诺书在展会期间予以公示,增加透明度,便于监督,让购房者明明白白的消费。二是购房消费券实行实名制,从而能够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性,避免出现“黄牛争利现象”。

 

综之,在目前全国楼市依然处于低位盘整的态势下,在中央房产调控政策暂时进入“观望期”的情况下,为了使住宅消费真正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除了税收、利率等政策优惠外,地方政府还应积极有效的寻找其它路径,一方面稳定楼市,一方面惠及百姓。南京政府推出购房消费券的做法,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效仿。

 

本文刊发于东方早报

一线城市与县城楼市的巨大差别

北京房价到底有多离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