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质办公楼市场有嚼头

标签:
房产 |
分类: 市场风云:洞察大势看未来 |
几天前,参加了一个“寻找四川北路黄金办公楼论坛”,作为特邀专家,我主要讲了四点。
第一、办公楼市场是弱市中的绩优股。近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住宅市场的,而商办类市场所受影响有限。与商业用房市场相比,办公楼市场更加健康。近几年商业用房供求关系不太理想,尤其是05、06两年明显供大于求。07年上海市商业房产全年供求比为1:1.08,市场表现为供略不应求,扭转前三年持续下降趋势。 对于投资商业营业用房的客户来说,中心城区优质商铺稀缺以及居高不下的总价让他们望而生畏,纷纷涌向远郊区县低总价销售型大型商场及专业市场投资,市场需求上涨。值得关注的是,从去年8月到今年5月,持续出现供大于求现象,说明市场形态不太理想。
而写字楼市场的走势非常稳健,2004-2007年,供求两旺,而且除了06年供略大于求外,其它年份都是供小于求,市场形势非常健康。尤其是高档写字楼,近几年租金和售价持续增长。2007年上海办公楼市场全年供求比为1:1.18, 2007年上海销售型写字楼总体供应量为152.76万平方米,总体成交量为180.54万平方米。供应量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再度呈现供不应求状。
第二,从办公楼市场的区域板块分析。上海的核心CBD区可宽泛地认为有六个,小陆家嘴、淮海中路、南京西路、古北、徐家汇、竹园,其中小陆家嘴的楼宇体量和后续供应量最大。在上海这样一个超级大都市,不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商务区独霸市场,否则将造成该区域的交通堵塞,办公成本剧增。目前上海办公楼市场供应向城市副中心和外围扩散趋势明显,城市副中心和非传统热点办公区域供应量明显上升,成为办公楼市场成交的重心区域。除了市中心之外,上海还规划有四个城市副中心,分别位于四个角,那么,在六大商务区市场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内环以内好地段的许多区域,都有资格打造高档办公楼。而四川北路的地段相当的好,南与外滩、北外滩相接,比除了徐家汇的其它三个城市副中心的地段都好,是比较理想的办公区域,即使没有政府的外力推动,也会诞生优质办公楼项目。

近几上海的写字楼市场根据档次的由高到低,租售情况亦是由高到低。标准写字楼形势较好,投资性强的小户型写字楼卖得火,企业总部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一产品多属在工业用地上开发商住性质用房,有违规之嫌,在现阶段土地监管严格,尤其是工业用地被纳入招拍挂程序的背景下,企业总部的低价优势将渐渐失去,原来的这部分市场需求最有可能转而求诸于中高档写字楼,类似四川北路这种非顶级地段和商务区的项目。
第三,从商业区与商务区的关系分析。商业区和商务区的区别非常明显。商业区一般多是自然生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形成和成熟,纯粹靠规划的力量并不是都能成功打造商业区的。而商务区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政府规划,以巴黎的拉德芳斯和上海的小陆家嘴便是典型。商业区和商务区之间是互动关系,相得益彰,其中商业对商务的促进作用更大些。徐家汇港汇广场先造商场,几年之后,等整个区域商业繁荣,商务渐聚的时候,才开始在商场上面继续建造早已规划的写字楼部分,从而形成现在的双塔造型。四川北路原本就是上海历史上与南京路、淮海路齐名的商业街,在良好的商业氛围中,培育商务环境并非难事。
第四,从政府规划与支持分析。前面已述,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对于一个区域的商务集聚非常重要。目前虹口区正下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四川北路市政高起点规划,斥资近百亿元启动了大规模改造,将打造以文化、生态、休闲为主题的高品质商业街。四川北路的现状像是没落的贵族,但如果政府真能有力推进改造进程,则是金子总会再次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