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房产 |
分类: 地产时评:凡事麻辣烫一下 |
前两天,针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笔者写了篇《统计局再抽“拐点论”一记耳光》,惹得众多网友乱骂,以及“崩盘论”领军人物——也是我的朋友牛刀的反对,他为此写了篇文章:《澄清对房价数据理解的三大误区》。为避免误解,我还是要特意说明一点:我所有观点,都是“对事不对人”,只是反对业界大张旗鼓地宣扬“拐点”这一现象。希望朋友们见谅。
看到他这篇博文后,我立即在其文章下面留言如下:“被俺的好友——中国房地产网络界“人气之王”牛先生提出指导意见,十分荣幸,牛先生在网上的粉丝可比俺多多了。谁让俺命苦咧。有一点需指出:俺在小文中不仅提及同比,还提到了环比,近几个月房价环比涨幅确实有所减小,但毕竟还在涨!我也从来不反对个别城市会出现阶段性拐点,2005年上海的案例我已提过多次。但牛先生所言的“我们所说的拐点,是指房价出现顶点后呈现波峰曲线性的长期下跌,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在宏观经济面没有出现重大下调之前,我不敢苟同会下跌这么久。关于统计局数据的可靠性,我在文中已提及,在找到比它更可靠的数据之前,他就是最可靠的,这是无奈之举,让咱们“骑着骡子找马”吧。友谊第一,争议第二。呵呵。祝新年好!”
网上争论很正常,但任何演变成针对具体个人的敌视就不太合适了。其实,我另一好友黄祖斌的观点更吓人——房价要大跌一半。对于这位对房市和股市非常痴迷的律师,我深表钦佩,因为我也是对房地产怀有浓厚的兴趣,难得他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和工作无关的行业保持如此高的热情。但打死我,我也不会认同他的观点,呵呵。前段时间他在MSN上跟我说,想写篇博客反击我的观点,我说非常欢迎,黄同志在网上的影响与牛同志相似——都比我牛,而且他们俩的铁杆粉丝特多,真让俺艳羡。只是到现在都没盼到他的大作。哈哈。
通过网友的留言,我感觉到很多人认为我是“看涨派”——其实这点我不是很认同,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只是从理性研究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我更喜欢分析一个事物的正面后,再从它的反面看看,有点像“翻烧饼”。这么写文章注定观点不会太绝对,取向也不会特别鲜明,但对于全面认知事物还是有些帮助的。所以,我不希望网友们在我脸上贴上“某某派”的标签。
另外,还得做个声明。总有网友留言说我是“房托,开发商走狗”之类的,虽然这多属看了我博文之后由于不爽而导致的泄愤之辞,但我还是要稍稍说明一下我的工作及单位。我目前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是经上海民政局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研究机构,虽说在经济上与易居中国集团有些许联系,但机构的地位和运作是相当独立的。而且,就我所在的发展研究所而言,没有营利需求,我们的研究偏宏观面,注重公益性,主要服务于建设部、中房协、上海房地局、上海发改委、上海房协等类似的这些官方或半官方的组织,另外偶尔还承接企业类课题,如陆家嘴集团、中邦置业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根本就不涉及具体楼盘的策划或销售。因此,我本人完全没有站在开发商立场说话的动机和利益,也没开发商送钱给我(说实在,我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和价值,网友们高看俺了),更没必要鼓吹房价上涨。
而且,我们院的研究氛围相当好,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比如,虽然我跟我顶头上司李战军所长屡屡在研究中有论点方面的对立,但并不影响所里工作的进行以及我俩个人关系。再如,2007年我在中国房地产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财经报、城市开发、中国地产、住宅与房地产等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这个量可能是房地产业界最多的),这些文章发表之前不需要李战军所长和张永岳院长的审核,虽然其中某些观点他们可能持有不同意见,虽然他们也会对我在专业方面的成长不吝指导和帮助,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压制我的观点。至于我频繁地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同样是不用请示院里意见,而目前国内部分研究机构,是制约或禁止员工擅自公开发表专业言论的。
还有。我家目前仅有一套产权房,存在居住升级的需求,房价跌了,我也想再买一套大点的;房价涨了,我现有的一套房子也能升值。因此,涨跌对我皆无重大利害关系。炒房根本就是没有事。我以前在面对投资购房者的讲课中屡屡提及,自2006年初开始,我的储蓄几乎全用于投资了,但不是房产,而是基金;06和07两年的基金平均回报率远远超过投资房产的平均回报率。当然,08年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能难复制07神话,因此我在考虑是不是要卖了基金买套房子,08年3、4月份是做决策的好节点。至于原因,看看我以前曾写过文章就会明白,《上海楼市,08年4、5月可能回暖》。另外,近来有些朋友问我在上海买房的时机问题,我也是这么建议他们的。绝对不像部分网友所怀疑的那样:杨红旭这厮心里想的是一套,文章里写的是另一套。
本来这篇博文想以前面两三段为引言,重点写下“抑制高房价的十大举措”,结果又打不住了,只好明天再说另一篇。其实,不必提到社会和谐这么高的层面,单从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也认为房价是应该调整一下,然后稳定前行。近来国家要控制部分涉及民生的商品的价格,包括牛奶的调价都要经过物价部门审批,建设部官员也说要控制房价。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GDP高增长、人民币升值、超额顺差、流动性过剩、CPI高企等诸多外部因素不改变,房价是不可能出现全国性大跌的。就像股市一样,2007年“五卅惨案”后,肯定很多人认为那就是“拐点”,事实是后来上证指数居然会冲上6000点,之后,又有几次幅度稍小的调整,屡屡喊拐点的人不少,但专业投资机构极少有持“拐点论”者。想起来了,当时偶尔还和黄祖斌交流一下投资基金的事,他3000点就看空了,抛出不少,等上5000点时,他的基金早就清仓的,连他自己都承认判断失误,不过他后来转投港股,赚了一笔。应该说,股价和房价目前都有点泡沫,在大的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难免有所调整(单个股价如此,单个城市房价更是如此),但很难说股市或楼市整体上要出现“拐点”。
关于房价“拐点说”,持此观点的人也算不少,包括指代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的、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全国的。但有一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持“拐点说”的基本上都是个人,而大型研究机构或者有点威权性的研究机构都不认可这一观点(尤其是全国性拐点)。而且恰恰相反,我所看到的媒体报道表明,很多机构认为2008年房价还会涨!下面仅举四例。
1、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皮书》指出:“ 2008年,一系列调控措施将继续执行,房地产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我国房价上涨趋势不可避免。”
2、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我国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称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房地产价格走高因素还在延续,如果在房地产交易税、物业税等税收制度上不进行改革与实施,仅依靠行政手段和单一的货币手段来调控,未来房价还将虚高不下。”
3、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2007-2008年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预测:“2008年的房价走势将取决于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从长期看,我国城镇住宅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房价长期上涨趋势未变。”
4、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预测:“2008年,房价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理不辩不明。在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复杂化,尤其是房价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该鼓励不同观点出现。但大家不能出于各种目的或兴趣,只图一时口舌之快。另外,预测房价走势本来就是件风险极大的事儿,即使日后证明某些人或机构的预测是错误的,也应抱以宽容之心。2005年易宪容先生的相关预言就是过于大胆而致错,从而有损其专业声誉,尤其是听从其建议而推迟买房的人会有些郁闷。但我对易先生勤奋撰稿的精神深表认同,如果加上非房地产类的文章,估计他比我公开发表的文章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