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随笔 |
“找个人取暖”,是个很有诗意的题目。只为这个句子,我也要为朋友们的行为击节叫好。我也深知,在这个物质泛起、真情沉沦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找个人取暖”,表达的是一代人共有的心声。在感觉寒冷的时候,能够产生“找个人取暖”的念头和冲动,说明在寒冷者的内心深处,仍然对时代、对他人抱有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取暖,那是无比幸运与幸福的事情。
然而,在这个周天寒彻的时代,尽管人人都感到了寒冷,都想“找个人取暖”,但要真正找到一个能为你提供热能的人,又谈何容易?只有心灵有着温暖的人,才能给他人提供温暖;只有自己的心灵有着温暖的人,人家才会找你取暖,才乐于靠近于你。两颗同样冰冷的心是两块失去了磁性的锈铁,不可能互相吸引;两颗同样冰冷的心,是两堆已然熄灭的灰烬,不可能相互供暖。况且,来自他人的温度,终究是不长久、不牢靠的,也是不真实的、可疑的。一个人在感觉寒冷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学会——自己给自己取暖。
被称为“俄罗斯诗歌月亮”的阿赫玛托娃,大半生生活在斯大林严酷的政治冬天里,1924年因诗歌《耶稣纪元》惹怒当局后,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完全被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本人也被禁止出入公众场合。在大清洗年代,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捕枪决,她唯一的儿子三次被捕在狱中共关押了二十余年,她的第三任丈夫也在集中营被折磨致死。没有谁的人生比阿赫玛托娃更悲凉、更寒冷;在当时,阿赫玛托娃也根本无法去“找个人取暖”。然而,一个生活的强者,其人生的法则是:没有热,自己制热;没有光,自己发光。阿赫玛托娃靠着心头那蓬熊熊燃烧的对诗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自己给自己取暖,不仅为苏联广大读者翻译了大量外国诗歌,而且创作出了《无主人公的歌》、《安魂曲》等大量融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于一炉的不朽篇章,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
给自己供暖的热能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心灵的“集热板”和“真空管”。要想寒冷时自己能给自己供暖,我们的心灵必须安装一块“集热板”,将平日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善、美的阳光,统统采集和贮藏于我们的心房。心灵中储藏的真、善、美的阳光越丰富,转化的生命热能就越多。有了“集热板”,还必须给心灵安装一支“真空管”。“真空管”不仅有利于吸收太阳光的辐射热,更能使热量不易散发,起一种保温作用。一个人的心灵中,要留出一定的“真空”,不可淤塞太多的权欲与物欲。欲望太炽盛,就好比柴草壅塞的炉灶,最终只能导致火苗因缺乏助燃的氧气而熄灭。
自己燃烧自己,给自己取暖。阿赫玛托娃说:“我只认得一道进入黑暗之门/外面,旧轴和铁箍正在锈蚀/里面,锻砧短音的铿锵声/不可预料的扇形火花/或新蹄铁在水中变硬时的咝咝声……”我看见她正穿越命运的“黑暗之门”,走进自己心灵的《铁匠铺》,燃起熊熊的爱的炉火,在信念的铁砧上,锻击生命;我看见一种璀璨的“扇形火花”,在她的心房四处飞溅,将厄运的寒流,驱赶得无影无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