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一节课一踏进教室,“轰”地涌上来一大片学生,往我手上塞来一捧节日贺卡:“老师,教师节快乐!”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但——说实话——并无多少激动。整二十年了,这种场面每年都要出现几次:教师节、中秋节、元旦……只要是这些日子来临,讲台上、办公桌上,总会累起一小摞精美或并不怎么精美的贺卡——见多了,心也就麻木了,真是对不起这些孩子,我觉得有点亵渎这些孩子的圣洁的情感了。
倒是想起两首与教师有关的诗词来了——二十年前的今天,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迎来了第一个教师节。在《教师报》上,读到了这样一首诗:
“我们是一群站讲台的家伙/不知道今天排行老几/只知道自己的背景是一抹黑色/黑得庄重黑得幽深黑得悲泣/我们是一群穿中山装或西装的孔乙己/梳规规矩矩的头/穿规规矩矩的衣/说规规矩矩的话/写规规矩矩的字/我们习惯于在围墙内/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甚至连目光也被眼镜管得死死……”(后面的句子现在忘了。)
诗歌的题目叫《我们》,作者署名“火舌”。乍见此诗,我擂案叫绝。诗歌对教师彼时生存状态的真实再现,在我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连续读了多遍,当时就把诗歌一字不漏的背了下来,并把它推荐给多位做教师的好友。
之后,又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了赵朴初老人写的《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一词: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 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
赵朴老的词,深刻理解人民教师的甘苦,又与我当年的理想主义情愫相契合,因此,没读几遍,也被我记住了。
两首诗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二十年来,成了我自嘲以宣泄、自励以奋进的“思想利器”……(2004.10)